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 > 第166章 星坛高筑祭天命,紫微东移应龙兴

第166章 星坛高筑祭天命,紫微东移应龙兴(1 / 2)

雁门关的积雪在马蹄下发出细碎的声响,孙简的马车碾过血泥未干的官道时,车帘被风掀起一角。

他望着关楼上猎猎作响的字旗,喉结动了动——那旗角翻卷的弧度,像极了当年长安太极宫前的龙旗。

王爷在顶楼。亲卫掀开布帘,寒气裹着铁锈味扑面而来。

孙简扶着栏杆拾级而上,每一步都能听见靴底与冰面的摩擦声。

待转过最后一道回廊,便见李昭立在雉堞边,玄色大氅被山风灌得鼓胀,腰间观星铜鉴随着动作轻撞佩玉,发出清越的脆响。

孙先生。李昭转身,眉峰上还凝着未化的雪粒,三日前雁门关的雪,今日幽州城的风,您比我更清楚其中关窍。

孙简垂袖行礼,广袖扫过栏杆上的薄冰:老臣听闻,有人在幽州南市说书,说紫微星属帝座,然帝座星暗,淮南王不过借星象欺世他抬眼时,眼角的皱纹里凝着霜,老臣当年在礼部,主持过三次郊祀。

这祭天祭星的礼,讲究的是与——诚则能感天地,信则能服人心。

李昭指尖叩了叩腰间的铜鉴,镜面映出他微沉的眼:先生是说,要让这与,都落在百姓眼里?

正是。孙简从袖中取出一卷《开元礼》残本,绢帛边缘已泛着焦色,当年黄巢破长安,老臣藏着这卷礼典逃出城。

如今看王爷治军、理民、破辽,倒有几分太宗皇帝当年的气象。他将礼典轻轻放在案上,祭星礼的仪轨,老臣可以复原。

但要让天下人信...得有真东西。

话音未落,楼下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亲卫掀帘入内,手中锦盒还沾着露水:苏娘子的飞鸽传书。

李昭打开锦盒,绢书上的字迹娟秀如兰:晋地张允联合五姓旧臣,在幽州、沧州散布紫微非帝星之说,市井小儿已能背谣:紫微星,照寒星,淮南王,坐不稳他将绢书递给孙简,指节在案上轻叩两下,先生可听过张允?

前唐弘文馆学士,祖上是河东张嘉贞之后。孙简抚过礼典上的金漆,此人最是迂腐,当年朱温篡唐,他在洛阳城哭了三日,如今见王爷势大,怕是想借星象做文章。

李昭突然笑了,指腹摩挲着铜鉴边缘的二十八宿纹:星象...本就是人看的。他抬眼时,眼底有寒芒掠过,去传李延嗣。

观星院首席星官来得极快,青衫下摆还沾着星图墨迹。

李延嗣进门便伏地叩首:王爷。

七日后,我要让幽州百姓看见紫微星入辰宫。李昭将铜鉴递给李延嗣,你掌观星院三年,该知道如何让这星象准得像刻在天上。

李延嗣接过铜鉴,指腹触到镜面时浑身一震——这面铜鉴他见过,当年师父通天道人圆寂前,曾说此镜能照见三辰行度。

此刻镜面映着李昭的眉眼,竟比星图更清晰几分。

他喉结动了动:属下这就去校准浑天仪,再派弟子去北郊设观测台。

三日前夜观,紫微星本就偏向辰位,七日后...该是合宫之象。

李昭起身,大氅扫过案上的礼典,孙先生主礼,李大人主象,苏娘子的人盯着张允。

三日后祭星坛破土,七日后...我要让幽州的雪,都映着紫微星的光。

七日后的幽州北郊,祭星坛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坛高三丈,分三层,最上层立着青铜浑天仪,中层摆着牛、羊、豕三牲,最下层铺着朱红地毯,一直延伸到观礼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