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给姜予安的伤口敷了药,反复叮嘱不可再触碰,沈若怡便彻底断了让他去私塾的念头。
她不再提读书习字的事,每日只陪着予安在府里闲逛,看花园里的牡丹开得繁盛,教他用彩线绣小巧的荷包,用绸缎缝软乎乎的布偶。
刚开始予安倒也新鲜,跟着娘亲穿针引线,把绣坏的花瓣当成小虫子,咯咯地笑个不停,可这样的日子过了没几日,他脸上的笑容就淡了。
每天清晨,他总会扒着窗棂,眼巴巴看着姜予宁背着书囊走出府门,腰间的玉佩随着脚步轻轻晃动;
傍晚时分,又能听见哥哥在演武场练剑的声响,金属碰撞的脆响和墨琛偶尔的喝彩声,像小钩子似的挠着他的心。
他手里的绣花针突然就变得沉重,绣了一半的荷包被扔在一旁,小脸上满是失落。
“娘,我想去私塾。”这天午饭时,予安扒拉着碗里的米饭,小声嘟囔。
沈若怡握着筷子的手一顿,柔声哄道:“私塾里有什么好?娘陪你做女红,还带你去买糖糕,不好吗?”
予安摇摇头,眼眶泛红:“我想和哥哥一起,想听先生讲课,想跟墨琛哥哥对课。”
沈若怡心里一酸,只能转移话题,可予安的情绪却越来越低落,到了后来,竟直接哭着闹起来。
那天姜予宁刚从私塾回来,就看见予安拽着沈若怡的衣袖大哭,小脸哭得通红:“我不要待在屋里!我要找哥哥!我要去读书!”
沈若怡蹲在地上,一边给她擦眼泪,一边叹气,怎么哄都无济于事。
正巧姜明远从外面回来,见状立刻走上前,将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予安抱进怀里。
小家伙趴在爹爹肩头,哽咽着说:“爹爹,我想和哥哥一起去私塾,他们说我不配,可我想读书……”
姜明远摸了摸他眉心的纱布,眼神变得格外坚定,声音掷地有声:“把孩子关在家里怎么能行?不能因为害怕就躲起来!咱家安安想读书,就有资格读,谁也不能阻拦!”
他低头看着怀里的儿子,语气软了几分,“安安别怕,爹爹明天就送你回私塾,往后再有人敢欺负你、议论你,爹爹和哥哥都给你撑腰!”
予安愣住了,眼泪还挂在脸上,眼睛却亮了起来。
他攥着姜明远的衣襟,小声问:“真的吗?我真的可以回去读书?”
姜明远重重点头,刮了刮他的小鼻子:“当然是真的。我姜明远的儿子,有权利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旁人的闲言碎语,不值一提。”
一旁的沈若怡看着父子俩,眼眶微红,却也缓缓点了头。
她知道,逃避从来不是办法,唯有让孩子勇敢面对,才能真正护他周全。
第二天一早,姜明远亲自送予安去私塾。
先生见了,连忙拱手行礼,姜明远却当着所有学生的面,牵着予安的手走到堂前:“诸位同窗,予安是我姜明远的儿子,他聪慧好学,理应在此读书。往后谁若再敢因他的身份说三道四、加以刁难,便是与我姜明远为敌,我绝不姑息!”
学生们吓得大气不敢出,尤其是曾经私下议论过予安的人,更是低下头不敢吭声。
姜予宁和墨琛立刻走上前,一左一右站在予安身边,姜予宁拍着胸脯说:“弟弟别怕,有我们在!”
墨琛也点点头:“你的书法比我还好,他们都比不上你。”
予安看着爹爹坚定的眼神,看着哥哥们护着自己的模样,心里的委屈和胆怯渐渐消散。
他抬头看了看夫子,又摸了摸眉心的伤口,悄悄握紧了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