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解决不了问题。”她的声音因为刚才的不适而略显虚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都安静一下。”
所有人都停下了争论,担忧地看着她。
苏晚没有解释自己的身体状况,她将注意力拉回到幕布的反馈数据上,缓缓说道:“老师傅说得对,东方美学是我们的根,不能丢。但市场部的同事也没错,脱离市场的设计,是无本之木。”
她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积聚力量,也似乎在让这个看似矛盾的观点在众人心中沉淀。
“我们之前的问题,或许不在于坚持东方美学,而在于表达方式。”她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我们用国内市场的思维和习惯,去表达我们以为的‘东方美学’,然后希望国际市场能理解并接受。这本身就是一种傲慢。”
她拿起笔,在白板上画了两个圆圈,一个标注“内核”,一个标注“外壳”。
“东方美学的精神内核——和谐、意境、匠心,这些是我们可以坚持,也必须坚持的‘内核’。但承载这个内核的‘外壳’——版型、尺寸、色彩、乃至具体的图案应用方式,必须根据目标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重塑!”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敲响,秘书端着一杯温水和一小碟苏打饼干走了进来,轻声对苏晚说:“苏总,林厂长刚才来电,叮嘱您一定要按时吃点东西,缓解一下。”
苏晚微微一怔,接过温水和饼干,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她这才想起,在刚才身体不适的间隙,她似乎给林长河发过一条简短的信息,只说了句“有点反胃”。她没想到,他立刻就有了行动。林长河远程协调了她在省城的母亲,而母亲又立刻联系了秘书。这种无声却细致的关怀,让她在事业的艰难时刻,感受到了坚实的后盾。
她喝了口水,压下再次泛起的恶心,继续主持会议,语气变得更加坚定:
“所以,答案不是二选一。不是坚持,也不是迎合。是创造性的转化!”
她目光炯炯地看向陈雪,这个在海外考察中成长迅速、对东西方审美都有所领悟的年轻设计总监。
“我决定,正式成立‘国际产品线’项目组!”苏晚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回荡在会议室里,“这个项目组,由陈雪牵头负责,抽调设计、版型、工艺方面的精锐力量,独立运作!”
“你们的任务,不是复制国内产品,也不是盲目模仿西方。而是专门针对海外市场,进行深入研究和改良设计!深入研究欧美消费者的体型数据、穿着习惯、色彩偏好,将我们‘锦绣’的东方美学内核,用他们能够理解、乐于接受的‘外壳’重新包装和表达出来!”
这个决定,如同拨云见日,瞬间为争论不休的团队指明了方向。它既守住了文化的根,又直面了市场的现实。
苏晚没有在非此即彼的争论中陷入僵局,而是以一个更高维度的决策,跳出了思维的陷阱,找到了一条看似矛盾却充满智慧的中间道路——通过成立独立的、目标明确的项目组,来实现产品的精准化和分层化运营。
陈雪猛地抬起头,眼中闪烁着被信任和挑战点燃的光芒,她用力地点了点头:“苏总,我明白!我们一定拿出既保留‘锦绣’灵魂,又能被国际市场接受的新方案!”
之前争论的双方,此刻也意识到了这个方案的可行性。坚守派看到了文化内核被保留的希望,改革派看到了产品适应市场的可能。会议室内紧张对立的氛围,瞬间被一种新的、充满挑战性的目标感所取代。
苏晚看着重新燃起斗志的团队,苍白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疲惫却欣慰的笑容。她知道,这只是国际化长征中解决的一个具体问题,前路依然漫长。但找准了方向,哪怕步伐慢一些,也总比在原地争论不休要好。
身体的疲惫与不适依然存在,但心中那份因为清晰战略而生的力量,以及远方那份无声却坚实的支持,让她有勇气继续面对接下来的所有风浪。“水土不服”的产品,必将迎来一次脱胎换骨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