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更多的,是一种巨大的、无法言说的悲凉与眷恋。
船帆鼓满了风,向着茫茫南海驶去。大陆的轮廓最终消失在海平面之下。
多年以后。
南海之滨,一处不知名的、远离中原纷争的异域渔村。
村落僻静,椰林婆娑,海浪日复一日地拍打着洁白的沙滩。潮水涨落,仿佛亘古不变。
一间简陋却干净的木屋窗边,坐着一位鬓角已染霜华的女子。她面容沉静,眼神深邃,带着岁月与风霜刻下的痕迹,却依旧清澈。她正是江疏影。
她面前摆着一方旧砚,正是她父亲留下的那方。砚台旁,是几卷手抄的书籍,墨迹犹新,记录的是一些中原的典籍、史实,以及……一段不容忘却的、血与火的历史。
阿阮端着一碗热腾腾的鱼汤走进来,她的脸上也留下了岁月的风霜,但眼神依旧明亮。她如今是这村里受人尊敬的医者,用从中原带来的草药知识,救治着当地的居民。
“姐姐,趁热喝吧。”阿阮将鱼汤放在江疏影面前。
江疏影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她们在此隐居已近十年。晏几道在抵达占城后不久,便如同完成了最终使命般,再次悄然离去,不知所踪,只留下那句“薪火相传,静待天时”的嘱托。
这些年来,江疏影将大部分精力都用于整理、誊抄他们带来的书籍和记忆。她将父亲的生平、沈允明等人的事迹、陆沉舟的绝笔、星槎先生的布局、贾似道的罪证,以及那场惊天动地的亡国悲剧,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下来。她知道,这些文字,或许在当下无人问津,但总有一天,会成为后人了解那段历史、追寻文明根脉的珍贵线索。
她偶尔也会拿起那柄“破阵子”剑,在月下舞动。剑光依旧清冷,但剑意中,少了几分当年的惨烈与悲愤,多了几分沉淀后的坚韧与守护。
放下笔,她缓步走出木屋,来到海边。
夕阳西下,将海天染成一片温暖的金红色。青山依旧在,环绕着这片宁静的海湾。潮水平静地涌上沙滩,又缓缓退去,周而复始,仿佛世间所有的纷争与伤痛,最终都会归于这永恒的韵律。
她从怀中取出两件东西。一件是那枚“北溟潜渊”的玉印,另一件,是她亲手雕刻的两个小小的木制牌位,上面没有名字,只有一个简单的“江”字,一个抽象的“陆”字。
她走到海边,蹲下身,将父亲的牌位与陆沉舟的牌位,轻轻放入海水中。
海浪温柔地托着它们,缓缓带向深处,最终消失在那片金红色的波光之中。
功过成败,恩怨情仇,尽付波涛。
她站起身,望着那无边无际的大海,望着那亘古不变的青山与潮汐。
身后,渔村的灯火次第亮起,炊烟袅袅,夹杂着孩童嬉戏的笑语声,充满了平凡而真实的生机。
她知道,属于她的惊涛骇浪,已然平息。但文明的薪火,已在更广阔的世界里,悄然传递。
未来会如何?她不知道。
但她相信,只要这青山依旧,潮水不息,希望,便永不会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