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画师惊劫 > 第175章 龙山河畔调水师

第175章 龙山河畔调水师(1 / 2)

从六和塔上下来,江疏影和李逸之都如同从水里捞出来一般,浑身被冷汗和夜露浸透。塔顶所见的那片“灯火之海”,像一块烧红的烙铁,深深烫在他们的脑海里,带来持续的、令人窒息的灼痛。

必须尽快与陈宜中等人汇合!两人不敢有丝毫停歇,凭借着李逸之对城外路径略熟一些的优势,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沿着江边的小路,向着约定的盐官镇方向疾行。

江疏影腿上的旧伤和肩头的新伤,在持续的奔波和攀爬后,已然恶化。每一步都牵扯着剧烈的疼痛,额头上沁出细密的冷汗,但她只是紧咬着下唇,将呻吟死死压在喉咙里。背后的“破阵子”剑,此刻也仿佛重若千钧,不断提醒着她前方是何等艰巨的局面。

天色微明时,他们终于抵达了盐官镇外。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们心头一沉。

小镇一片死寂,不见炊烟,许多房屋都有被劫掠过的痕迹,街上看不到一个行人,只有几条野狗在废墟间穿梭觅食,发出低低的呜咽。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混合着焦糊和腐败的怪异气味。

“这里……像是刚遭过兵灾……”李逸之声音发颤。

江疏影心中一紧,难道陈宜中他们出事了?还是这里已经被蒙古游骑扫荡过?

两人小心翼翼地潜入镇内,按照约定,寻找那座海神庙。庙宇位于镇子边缘,同样破败不堪,门扉洞开,神像倾颓,香案上积满了厚厚的灰尘。

庙内空无一人。

“陈先生!陈先生!”李逸之忍不住低声呼唤,回应他的只有穿堂而过的风声。

江疏影仔细检查着地面和角落,忽然,她在香案脚下,发现了一小片被撕下的、带着墨迹的布条——正是陈宜中那面“抗元”义旗的一角!上面还用炭灰潦草地画了一个箭头,指向庙后。

“他们来过这里,可能去了后面!”江疏影低声道。

两人立刻转到庙后,只见那里是一片荒废的菜园,杂草丛生。在靠近江堤的一处茂密芦苇丛旁,他们发现了痕迹——几处被踩倒的杂草,以及……几点尚未完全干涸的暗红色血迹!

“有血!”李逸之脸色发白。

江疏影蹲下身,用手指沾了点血迹捻开,神色凝重。“时间不长,他们可能刚离开,或者……”她没再说下去,但意思很明显,可能遭遇了不测。

就在这时,芦苇丛深处,传来一声极轻微的口哨声,三长两短。

是约定的暗号!

江疏影和李逸之对视一眼,立刻循声钻入芦苇丛。芦苇比人还高,密不透风,他们在其中艰难穿行了数十步,眼前豁然开朗——那是一处隐蔽的小小河湾,湾内停着几艘破旧的小渔船,而陈宜中和另外两名学子,正神色紧张地蹲在船边,其中一人手臂上缠着染血的布条。

“陈先生!”李逸之惊喜道。

“江姑娘!李兄!你们总算来了!”陈宜中见到他们,也是松了口气,但随即脸上又布满了忧色,“我们昨夜到此不久,就遇到了一小队蒙古斥候,发生了冲突,王兄受了伤,好不容易才摆脱他们,躲到这里。”

“蒙古斥候已经渗透到这么深的地方了?”江疏影心头更沉。

陈宜中苦涩地点点头:“江口外大军压境,这些小股游骑便四处活动,侦察、破坏,无所不用其极。盐官镇的守军……早就跑光了。”

气氛一时沉闷。前有巨舰封江,后有游骑窥伺,他们这几个人,如同惊涛骇浪中的几叶浮萍。

“陈先生,你们接下来有何打算?”江疏影问道。

陈宜中看向那几艘破渔船,眼中闪过一丝无奈:“我们本想由此渡江,前往浙东,但如今江口被锁,这几条小船,根本不可能穿过蒙古人的舰队。而且,听说对岸的情况也很混乱……”

另一名学子愤愤道:“难道我们就只能困死在这里吗?”

江疏影沉默片刻,忽然问道:“陈先生,可知这附近,除了溃散的官兵,是否还有别的力量?比如……龙山水寨?”

她在南下途中,曾听阿阮和太湖义军提起过,钱塘江口一带,除了朝廷水师,还有一些地方豪强和义军自发组织的水寨,凭借对复杂水道的熟悉,进行抵抗。其中,龙山水寨规模较大,寨主据说曾是韩世忠旧部麾下的一个哨官,水性极佳,熟悉江海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