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艘怪船呈品字形包抄过来,船头上站满了手持兵刃、穿着杂乱但眼神凶狠的汉子,看其装扮,竟似海盗,但船只形制又与寻常海盗船不同。
“放下武器!停船受检!”对面船上传来生硬的汉语呼喝,带着异域口音。
受检?海盗何时讲这种规矩?
江疏影心中警铃大作,这些船,这些人的做派,让她想起了星槎先生提过的,活跃在东海、黄海一带,亦商亦盗,甚至可能与某些海外势力有勾结的“海寇”!他们出现在这里,绝非偶然!
老渔夫吓得面无人色,几乎握不住舵。
沈允明和阿阮已握紧了武器,准备拼死一搏。但在茫茫大海上,面对三艘速度奇快的怪船,他们这艘小渔船几乎没有胜算。
眼看怪船越来越近,甚至能看清对方船上那些人脸上狰狞的表情和雪亮的刀锋。
就在这绝望之际——
“呜——嗡——”
一声低沉悠长、仿佛来自深海巨兽的号角声,突然从另一个方向传来!
只见东南方的海面上,赫然出现了五艘高大威武、悬挂着大宋旗帜的战舰!战舰犁开海浪,气势汹汹地朝着这边驶来!船楼上站满了顶盔贯甲的宋军水师官兵,弓弩齐备,刀枪映日!
是大宋水师!
三艘怪船显然没料到会在这里遭遇宋军正规水师,阵型顿时一乱。他们似乎犹豫了一下,最终不敢与战力不明的宋军水师正面冲突,迅速调整帆向,借着速度优势,向着远海方向疾驰而去,很快便消失在了海平线上。
危机,竟以这样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解除了。
宋军战舰缓缓靠近了小渔船。一名身着低级军官服饰的队正站在船头,高声问道:“尔等何人?为何在此海域与那些海寇纠缠?”
石磊连忙上前,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说辞,声称他们是遭遇风浪的商旅,被海寇追击,幸得水师相救。
那队正打量了他们一番,见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指老渔夫),不似歹人,便也未多深究,只告诫道:“近日海上不太平,常有不明船只窥伺,尔等速速回港,勿要在外海逗留!”说完,便指挥战舰转向,继续巡逻去了。
望着宋军战舰远去的背影,小渔船上众人都有种劫后余生之感。
“是朝廷的水师……他们也在警惕那些怪船。”沈允明若有所思。
“这说明朝廷并非对海上的威胁一无所知。”江疏影看着那几艘逐渐消失的怪船方向,心中忧虑更甚,“但这些怪船神出鬼没,连水师似乎也奈何不得他们。必须尽快将消息送出去!”
经过这番波折,他们更加坚定了从海路设法上报的决心。老渔夫不敢再停留,奋力划船,终于在天黑前,将他们送到了那个名为“泗礁山”的隐秘岛屿。
岛屿不大,怪石嶙峋,只有几户以打渔和采集紫菜为生的人家,其中一户正是“山河盟”的隐蔽联络点。负责此地的是一位姓陈的老舵主,曾是纵横海上的老船商,如今在此隐居,依旧保持着与海上各路的联系。
在听说了他们的来意和经历后,陈舵主神色凝重。
“那些怪船,老夫也略有耳闻。其来路神秘,装备精良,不似寻常海盗。你们带来的消息非常重要。”他沉吟片刻,道,“三日后,有一条我们信得过的海船,将从明州出发,前往临安运送一批贡品。船主与老夫是过命的交情,可以托付。你们可搭乘此船南下,老夫会修书一封,说明情况,船主自会设法将你们和情报安全送达。”
终于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海路虽险,但入海终有期。
三日后,一艘名为“安济号”的双桅大海船,在晨雾中缓缓靠上了泗礁山简陋的码头。江疏影、阿阮、沈允明、朴智秀四人,怀揣着用生命换来的情报和希望,踏上了这艘即将载着他们前往帝国心脏的航船。
帆船升起,驶离了小岛,向着南方,向着临安,破浪前行。
身后,是渐渐远去的海岸线和未知的险阻;前方,是依旧迷雾重重的朝堂与未来。
但至少,他们已在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