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商队的驼铃声,混杂着马蹄声、车轮声以及各种语言的吆喝,在初冬的华北平原上形成一支独特的行进曲。队伍离开大都城后,沿着官道向南,计划先抵达通州,然后利用漕运水路南下,这是前往江南最便捷也相对安全的路径。
江疏影和朴智秀混在商队中,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江疏影的伤势在萨拉的特效药和朴智秀的细心照料下,恢复得比预期要快,虽然左肩依旧无法用力,但至少行动无碍,脸色也恢复了些许红润。她穿着朴素的侍女衣物,用布巾包着头,大部分时间沉默地跟在朴智秀的骆驼旁,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和商队的人员构成。
朴智秀则扮演着娴静寡言的高丽医女角色,偶尔会用学来的简单波斯语与萨拉或其他商队头目交流几句,询问路线或是“寻找草药”的相关事宜。她适应得很快,那份源自宫廷的隐忍与聪慧,让她在陌生环境中也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商队首领,萨拉的父亲,是一位名叫哈桑的魁梧波斯商人,留着浓密的络腮胡,眼神精明而豪爽。他似乎对女儿擅自带上两个“麻烦”并未过多苛责,只是用深邃的目光打量过江疏影和朴智秀几次,便默认了她们的存在,并吩咐手下给予必要的照应。跑商之人,三教九流见得多了,只要不危及商队根本利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行程头两日,风平浪静。广袤的平原被积雪覆盖,天地间一片苍茫。官道上往来商旅不少,倒也冲淡了旅途的寂寥。江疏影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但并未完全懈怠。她知道,贺平绝不会因为她离开大都就放弃追捕,更大的可能,是在前方布下罗网。
第三日午后,商队抵达了漕运重镇——通州。通州城因漕运而兴,运河码头桅杆如林,船只往来如织,装卸货物的号子声、商贩的叫卖声、脚夫的喧哗声交织在一起,比之大都的繁华另有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
商队计划在此地将部分陆路运输的货物转为漕船运输,人员也分批登船,沿河南下。哈桑与码头的漕帮小头目显然相熟,很快便办妥了相关手续,租下了两艘中型漕船。
然而,就在货物装船、人员准备登船之际,江疏影敏锐地察觉到一丝不寻常的气氛。码头上多了些看似闲逛,但眼神锐利、不断扫视过往人等的陌生面孔。他们穿着普通百姓的衣服,但站姿和观察的方式,与她在蓟门、玉泉山遭遇的“拂林院”探子极为相似!
贺平的人,果然已经渗透到了这里!他们定然是得到了消息,在此守株待兔!
江疏影心中警铃大作,悄悄拉低了斗篷的帽檐,靠近朴智秀,低声道:“码头有眼线,小心。”
朴智秀身体微微一僵,随即恢复自然,轻轻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萨拉也注意到了异常,她不动声色地走到哈桑身边,低声用波斯语交谈了几句。哈桑眉头皱起,看了看码头上那些可疑之人,又看了看正在忙碌装船的自家伙计和货物,眼中闪过一丝凝重。
“父亲,怎么办?要不要推迟行程?”萨拉担忧地问。
哈桑摇了摇头,声音低沉:“推迟反而更引人怀疑。他们现在只是监视,并未动手,说明还不确定目标就在我们商队,或者有所顾忌。我们按原计划登船,但要更加小心。告诉那两位姑娘,待在船舱里,没有我的吩咐,千万不要出来。”
命令很快传达下去。江疏影和朴智秀被安排在了第二艘漕船一个相对隐蔽的底舱房间里。房间狭小,但好在有舷窗可以观察外面,也便于在紧急情况下从水路脱身。
货物装载完毕,商队人员陆续登船。江疏影透过舷窗缝隙,看到那些眼线依旧在码头上徘徊,目光不时扫过这两艘即将启航的漕船。她甚至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个在真定府夜宴上出现过的通译忽伦!他此刻也作普通商人打扮,正与一名漕帮管事模样的人站在不远处低声交谈,目光却如同鹰隼般扫视着登船的人群。
忽伦!他果然是贺平的人!而且地位不低,竟然亲自到了通州码头!
江疏影的心沉了下去。忽伦认得她!虽然她现在做了伪装,但若近距离接触,难保不会被认出来!
就在这时,忽伦和那名漕帮管事似乎达成了什么协议,竟然带着几个人,径直向着她们所在的这艘船走来!看样子,是要上船检查!
糟了!底舱虽然隐蔽,但若他们执意搜查,根本无处可藏!
江疏影握紧了袖中的匕首,看了一眼身旁同样脸色发白的朴智秀。难道刚离开虎口,又要落入狼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