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惠河码头的爆炸与混乱,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让整个大都城的暗势力都为之震动。江疏影知道,贺平及其背后的“拂林院”绝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的搜捕定然会更加严密疯狂。
她蛰伏了两日,躲在悦来客舍那间狭小的房间里,如同受伤的野兽般舔舐伤口,同时警惕地观察着外界的风声。果然,城内巡逻的兵丁明显增多,对各城门的盘查也严格了许多,甚至偶尔有官兵闯入客栈进行突击检查,气氛空前紧张。
通过周老先生那边传来的零星消息,她得知码头那两艘船损毁严重,船上人员虽无伤亡,但所携物资尽毁,南下计划彻底搁浅。“拂林院”内部对此极为震怒,据闻那位李院使已受到上头申斥,压力巨大。
另一方面,贡院那边也传来了消息。科考终于结束,院门开启,士子们如同潮水般涌出,几家欢喜几家愁。沈允明出来后,立刻通过渠道给江疏影传递了信息:科考期间,确实有官员暗中调查御膳房和白云观相关人等,东宫侍卫也有所调动,似乎印证了之前的警告。但具体结果如何,太子是否安全,尚不得而知。
江疏影心中稍安,王恂显然采取了行动,至少提高了警惕。但这还远远不够,只要贺平和“拂林院”还在,危险就始终存在。
她必须尽快拿到边防舆图,然后离开大都这个是非之地。然而,黑市那条线已是陷阱,王恂那边暂时没有进展,剩下的希望,似乎越来越渺茫。
就在她苦思对策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出现了。
每年此时,位于大都齐化门(今朝阳门)外的东岳庙,都会举办一场盛大的庙会,祈求泰山神只护佑,驱邪避灾。届时,不仅百姓云集,许多达官贵人也会前去进香,场面极其热闹。而今年庙会,恰逢贡院放榜之后,更是增添了无数想要祈求功名或庆祝高中的士子,可以想象会是何等的摩肩接踵、人声鼎沸。
庙会有一项传统,许多参与者会佩戴各式各样的面具,一方面是为了增添趣味,另一方面也带有驱傩古意,遮掩身份。
混乱,面具,各色人等混杂……这简直是进行秘密接头或交易的绝佳场所!
江疏影立刻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机会。无论是“北溟”的“水纹”,还是蛰龙司的残存人员,甚至是那个神秘的“菩提子”,都有可能利用这个机会与她联系。同样,贺平的人,也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这是一场赌局。赌的是谁更能利用这混乱的局势。
庙会当日,江疏影早早起身。她换上了一身普通市井妇女的棉布衣裙,颜色灰暗,毫不起眼。她特意买了一个绘制着简单狸猫花纹的白色面具,混在涌入东岳庙的人流中,向着齐化门外而去。
果然,还未到庙门,就已经感受到了汹涌的人潮。各式各样的摊贩沿路排开,叫卖声、嬉笑声、锣鼓声混杂在一起,震耳欲聋。空气中弥漫着香火、食物和汗液混合的复杂气味。人们穿着各色衣服,脸上戴着神佛、鬼怪、动物等各式面具,汇成一片光怪陆离、令人目眩神迷的海洋。
江疏影戴上面具,随着人潮缓缓移动,目光却如同最敏锐的探针,透过面具的眼孔,仔细扫视着周围的人群。她在寻找特殊的标记,特殊的眼神,或者任何不协调的细节。
她看到了兴奋的士子,看到了虔诚的香客,看到了追逐打闹的孩童,也看到了维持秩序的兵丁……似乎一切都只是寻常庙会的景象。
然而,当她走到庙前广场,靠近那株据说十分灵验的挂满红色祈愿布的许愿树时,她的目光骤然一凝。
在树下拥挤的人群中,她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沈允明!他并未戴面具,脸上带着几分如释重负的轻松,正与几位同窗谈笑,似乎考得不错。但引起江疏影注意的,并非沈允明本人,而是站在他不远处,一个戴着青面獠牙鬼怪面具、身形挺拔的男子。
那男子看似在欣赏许愿树,但江疏影敏锐地察觉到,他的视线余光,似乎有意无意地扫过沈允明,并且,他垂在身侧的右手,正以一种极其规律的节奏,轻轻敲击着大腿外侧。
那是蛰龙司的一种简易联络暗号!意思是“有要事,伺机接触”!
是周老先生派来的人?还是……?
江疏影心中警惕,没有立刻上前。她混在人群中,悄悄观察着那个“青面獠牙”。他的站姿,他的气息,都透着一股训练有素的精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