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已传递给王恂,如同一块石头投入深潭,涟漪能扩散多远,江疏影无从得知。她只能相信,以王恂的智慧和忠诚,绝不会坐视太子遇险。现在,她必须将注意力转向另外两件迫在眉睫的事情:应对贺平的陷阱,以及拦截“南风”二批。
“菩提子”的情报明确指出,黑市舆图是贺平精心布置的诱饵,意在擒她。这意味着贺平不仅知道她在大都,甚至可能对她的行动有一定程度的掌握。敌暗我明,形势不利。
然而,“南风”二批人员三日后即将由通惠河码头南下,携带更多资金和联络名单,这对江南的威胁巨大,绝不能放任不管。通惠河码头,她必须去。
但如何去?明知可能有陷阱,还要硬闯吗?
江疏影沉思良久,一个大胆的计划逐渐成形。贺平既然设下陷阱,必然在鬼市和通惠河码头都布置了人手。她要利用这一点,来一个声东击西,或者说,将计就计。
她需要准确的时间点。而大都城内,能提供最精确、最统一时间标准的,莫过于位于城市中心的钟楼和鼓楼。钟鼓楼晨钟暮鼓,报时极准,是协调全城作息的枢纽。
第二天,她特意在钟鼓楼附近观察了许久。两楼相距不远,报时前后相继,钟声洪亮悠远,鼓声沉浑有力,响彻全城。她注意到,在特定的时辰,钟鼓齐鸣前后,会有短暂的人流聚集和分散,形成一种规律性的波动。
时机,就选在“南风”二批预计出发的那天,利用钟鼓报时的掩护行动。
计划定下,她开始着手准备。首先,她需要一些特殊的“道具”。通过周老先生的关系,她设法弄到了一些火药和引信,数量不多,但足以制造混乱。其次,她需要确认通惠河码头“南风”船只的具体位置和守卫情况。
在“南风”二批预计出发的前一日,江疏影再次来到了城西鬼市附近,但她没有进入那片危险的区域,而是在外围徘徊。她故意在一些可能被“拂林院”眼线注意到的地方露面,做出打听黑市舆图价格、显得十分焦急却又囊中羞涩的模样。
她相信,自己的这些举动,很快就会传到贺平的耳中。她要给贺平一个印象:她非常想要那幅舆图,并且可能在最后关头,铤而走险。
当天晚上,她收到了沈允明通过杂货铺渠道传来的第一条来自贡院内部的消息。消息是用暗语写的,经过翻译,内容让江疏影精神一振。沈允明提到,考场内确实发现了几起试图夹带、传递纸条的异常事件,涉事士子已被暗中监控,其接触的源头,似乎指向某个与奥都剌合蛮府上有牵连的小吏。这初步证实了“拂林院”试图在科考中做手脚的阴谋。
沈允明还提到,贡院内部气氛有些微妙,似乎有高层官员接到了什么紧急消息,显得心事重重。江疏影猜测,这或许与她传递给王恂的警告有关。太子一方可能已经开始暗中调查和戒备了。
这是一个好消息,至少在东宫那边,或许能有所防范。
终于,到了“南风”二批预计出发的日子。
这天下午,江疏影提前来到了通惠河码头区域。通惠河是大都的漕运命脉,码头舳舻相接,装卸货物的苦力、巡查的兵丁、来往的商贾络绎不绝,异常繁忙。她混在人群中,仔细观察,很快便锁定了两艘看起来与普通漕船无异,但船工举止略显警惕、船上货物遮盖严实的船只。根据“菩提子”的情报和她的判断,这应该就是目标。
她注意到,码头几个关键的出入口和制高点,都有一些看似闲散、但目光锐利的人影在晃动。贺平果然布下了天罗地网。
她不动声色地退到稍远的一处可以俯瞰部分码头的废弃货栈二楼,静静等待。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夕阳西沉,将天边染成一片橘红。江疏影的心也渐渐提了起来。成败,在此一举。
终于,当太阳完全沉入地平线,大都城笼罩在暮色之中时——
“咚……咚……咚……”
沉浑的暮鼓声,如同闷雷,从鼓楼方向层层传来,宣告着酉时的到来。
几乎在鼓声响起的同时,江疏影迅速行动!她点燃了事先准备好的、用长引信连接的几个小火药包,将其投向码头不同方向的、堆放着干燥杂物或草料的区域!
“轰!”“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