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说是合同,但写法很简单,这时候在乡下进行这种交易,哪有那么严肃正规的合同。
这年头没有房产证,可公社的房屋有相关的证明文件,也是一张纸,上面写着房子的房主和大体位置。
农村的话,没有证明,可村委会有相关的记录,也不用担心这方面的问题。
说起这个问题,到了三十年以后,农村新建和翻新的房子办理房产证,难度陡然上升,也不知道具体什么地方不行,反正大多数地方都不给办。
沈连宝原本想着,把这栋房子的名字写沈国平的名,可沈国平不同意。
“爹,你是咱家的户主,这房子还是写你的名最好!”
叶淑玲也同意,最后去公社办理更名的时候,还是写上沈连宝的名字。
赵老师和丈夫觉得房子能卖出去也高兴,赵老师的丈夫要在三天后去镇上履职,所以他们决定明天就搬走。
在房子卖出去之前,赵老师两口子已经把大部分要带走的东西都拿走了,只剩下一些洗漱用品和衣服还没搬走,两人搬家很简单,约定好,明天沈国平骑着三轮车来帮忙,他只需要用三轮车帮他们把东西送上往镇上去的客车上就好。
这对沈国平来说,就是举手之劳,捡了便宜买到一栋不错的房子,这点小事沈国平自然要帮忙。
沈家悄悄在公社买房的事情,在金岗村没人知道,他们家的四口人也没有声张。
直到沈连宝来到二哥家。
“娘,我在公社买了个房子,以后让美玲跟我家老二别骑车去上学了,周一到周五,就在公社那边住,我让国平在那边给他俩做饭,周六周日再回来,你看行不?”
沈连祥在一边听着,觉得要是这样的话,自己闺女以后再也不用遭罪了,十五里地通勤,刮风下雨都不耽误,这里面多遭罪,只有走过的人才知道。
“行!既然你这个当老叔的有这个心,那就让美玲少遭点罪。”
老太太抽着烟袋,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别的没有任何表示。
倒是沈连祥开口道:“老三,美玲在你家住,吃饭的粮食我都给你!”
“拉倒吧,美玲一个人能吃多少东西?还用得着你给我送粮食,再说,我家老大说了,老二吃啥美玲就吃啥,绝对不会亏待她的。”
沈连祥也没有坚持,他知道,老三家因为沈国平,日子已经越来越好,他家这边虽然没有打算去占便宜,但既然老三主动提出来帮忙,他也没有拒绝。
终归是亲兄弟,虽然分家,可血脉至亲,不是分家就能够隔断的。
“你家国平是个好孩子,眼瞅着就有出息了,哪怕不上学,以后日子也能越来越好!”
沈连祥没少吃沈国平打的肉,他其实骨子里有点重男轻女,对沈国平和沈国威也更看好,不过家里有老娘坐镇,他没有话语权,只能说点好话,聊表心意。
送走赵老师两口子后,沈国平骑着自行车去隔壁公社跑了一趟。
他要做几套新被褥,买布和棉花都需要票,他直接找谢晓东来解决。
“兄弟,你可来了,过完年你都没过来,我是盼星星盼月亮,你终于来了!”
看到沈国平后,谢晓东热情的差点一把抱住他。
“咋了?你有啥急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