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山河的资助(1 / 2)

北林市图书馆,阅览室内安静得只能听到书页翻动和偶尔的咳嗽声。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在磨石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苏丽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摊开几本厚厚的经济类书籍和她的采访笔记,但她有些心不在焉。指尖无意识地划过报纸上自己那篇关于百乐门的报道,脑海里回响着王建军的警告、维修工的恐惧,以及潜藏在文字背后的巨大风险。

一篇报道所能掀起的风浪,似乎比她预想的还要猛烈和复杂。她感到一种孤立无援的沉重。

“请问,是苏丽记者吗?”一个温和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苏丽抬头,看到一个穿着朴素灰色中山装、戴着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男人站在桌旁,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文件袋。

“我是,您是?”苏丽有些警惕,她不认识这个人。

男人微微一笑,将文件袋轻轻放在她面前的桌上:“受朋友所托,给您送点东西。他说,您可能需要这些来写后续的报道。”

“朋友?后续报道?”苏丽更加疑惑,手按在文件袋上,没有立刻打开。

“您的那篇《‘百乐’难乐?》,写得很精彩,但也只是掀开了幕布一角。”男人声音压得很低,只有两人能听清,“幕布后面的东西,更触目惊心。这里面,有一些关于‘宏运车行’车辆来源、以及某些公职人员与百乐门资金往来的线索,或许对您有用。”

苏丽心中剧震!宏运车行!公职人员资金往来!这每一个词都像是一颗重磅炸弹。她瞬间明白了对方所指的“朋友”是谁——那个如今在北林风头最劲,也是将李宏伟逼入绝境的年轻人,陈山河!

她下意识地想要拒绝,与这样的人扯上关系,无疑是玩火。但记者追寻真相的本能,又让她无法对文件袋里的内容视而不见。

“他……为什么要帮我?”苏丽的声音有些干涩。

“不是帮您,苏记者。”男人扶了扶眼镜,眼神平静,“是互惠互利。您追求真相,揭露黑暗,而有些人,恰好希望某些黑暗暴露在阳光之下。至于风险……”他顿了顿,“选择权在您手里。这些东西的来源,绝对不会追溯到您或者任何人。”

说完,他微微颔首,不再多言,转身悄然离开了阅览室,仿佛从未出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