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 > 第112章 时光织就的传承:

第112章 时光织就的传承:(1 / 2)

第112章:时光织就的传承:一场让奋斗基因融入血脉的家族之约

立冬后的林家村,第一场寒流刚过,村口老槐树的叶子就落得差不多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伸向天空,却挡不住家家户户烟囱里冒出的暖烟——那是村民们在准备过冬的腌菜,坛坛罐罐的酸菜、辣白菜在院子里摆得整整齐齐,空气中飘着股酸酸甜甜的香气。而林悦家的院子里,更是热闹非凡,苏晓舟正带着儿子苏明、孙女林晓星,把一筐筐刚收的有机大米搬进仓库,仓库门上贴着苏乐乐写的春联底稿,虽然离春节还有两个多月,却已经透着股喜庆劲儿。

“太奶奶,您看这大米,今年亩产又比去年高了五十斤!”林晓星抱着一袋大米,快步走到屋檐下,给坐在藤椅上的林悦看。袋子上印着苏乐乐设计的包装,画着稻田、扎染、竹编的图案,还印着一行小字:“林家村有机米,传承四十年的味道”。

林悦眯着眼睛,伸手摸了摸袋子上的图案,嘴角露出笑容:“好,好啊。当年我在空间里种下第一批水稻种子的时候,还担心能不能种活,现在倒好,不仅种活了,还成了咱们村的招牌。”她顿了顿,目光落在仓库角落里的一个旧木柜上,“晓星,你去把那个木柜打开,里面有我给你们留的东西。”

林晓星好奇地跑过去,打开了那个落着点灰尘的木柜。柜子里铺着块蓝色的粗布,上面放着几样老物件:一本泛黄的账本、一个生锈的铁皮饭盒、一枚铜制的徽章,还有一张黑白照片。“太奶奶,这是您当年办工厂时用的账本吗?”林晓星拿起账本,小心翼翼地翻开,里面记着1985年工厂的收支情况,字迹娟秀,每一笔都记得清清楚楚。

“是啊。”林悦点点头,声音里满是回忆,“这账本是我当年亲手记的,第一次进原料花了多少钱,第一次卖辣椒酱赚了多少钱,都在上面。那个铁皮饭盒,是苏然当年下乡时用的,他第一次帮我去邻县买设备,就是用这个饭盒带的干粮。那枚徽章,是1990年县里给工厂发的‘先进企业’奖,当时我和苏然特意去县城领的奖,回来的时候还请全厂的人吃了饺子。”

苏晓舟放下手里的大米,走过来拿起那张黑白照片:“妈,这张照片是1986年拍的吧?当时工厂刚扩大规模,您和爸站在工厂门口,身后是咱们村第一批工人。现在照片里的人,有的已经不在了,有的还在村里帮忙,比如王大爷,现在还在生态农场指导年轻人种水稻。”

林悦接过照片,轻轻拂去上面的灰尘,照片里的苏然穿着蓝色的工装服,笑容灿烂,她自己则穿着一件碎花衬衫,手里拿着一个账本,眼神坚定。“时间过得真快啊,一转眼,都四十多年了。”林悦轻声说,“当年办工厂的时候,我从来没想过,咱们家能把这份事业传承到第四代,更没想过,林家村能有今天的样子。”

正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了汽车喇叭声。林晓星跑出去一看,是苏明的儿子苏乐乐回来了,还带着一个陌生人。“爸,乐乐哥回来了!还带了个叔叔!”林晓星喊道。

苏明和苏晓舟连忙迎出去,只见苏乐乐身边站着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穿着西装,手里拿着个公文包,脸上带着笑容。“爷爷,叔爷,这是我在省城认识的李总,他是做农产品电商的,想来咱们村考察,看看能不能合作把咱们的有机米卖到全国去。”苏乐乐介绍道。

李总连忙伸出手,和苏明、苏晓舟握手:“您好,我是李哲,早就听说林家村的有机农产品品质好,今天特意来拜访,希望能有合作的机会。”

苏明笑着说:“欢迎欢迎,快请进,正好林悦奶奶也在,她可是咱们村农业发展的老功臣。”

众人走进院子,李哲看到坐在藤椅上的林悦,连忙上前问好:“林奶奶您好,我是李哲,久仰您的大名。我听乐乐说,您当年带着村民们办工厂、种有机作物,把一个贫困山村变成了现在的示范村,真是太了不起了。”

林悦笑着摆摆手:“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你们想合作卖有机米,是好事啊,既能让更多人吃到咱们村的好米,也能让村民们多赚点钱。晓星,你把咱们的有机米检测报告给李总看看,还有咱们的溯源系统,也让他了解一下。”

林晓星连忙跑进屋里,拿出检测报告和平板电脑,给李哲展示有机米的检测结果和溯源系统。“李总您看,咱们的有机米没有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也远低于国家标准。这个溯源系统,扫码就能看到水稻的种植、收割、加工全过程,保证每一粒米都是安全的。”林晓星介绍道,语气里满是自豪。

李哲认真地看着检测报告,又扫了扫包装上的溯源码,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不错,品质确实好,溯源系统也很完善。我们平台正好在找优质的有机农产品,要是能和你们合作,肯定能卖得很好。我初步设想,咱们可以先推出‘林家村奋斗礼盒’,把有机米和扎染、竹编文创产品搭配在一起,包装上印上林家村的奋斗故事,肯定能吸引消费者。”

林晓星眼睛一亮:“这个想法好!乐乐哥设计的文创产品正好可以用上,周阿婆他们做的扎染手帕、张叔编的竹篮,都能放进礼盒里。这样不仅能卖米,还能推广咱们村的非遗文化,一举两得!”

苏乐乐也附和道:“我可以再设计一套新的包装,把太奶奶当年的老照片、工厂的老招牌都印在礼盒上,让消费者在买产品的同时,也能了解林家村的奋斗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