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 > 第108章 时空对话里的传承:

第108章 时空对话里的传承:(2 / 2)

另一边,林悦在保姆的搀扶下,来到了村文化站。临时安置点里已经来了十几位村民,大多是老人和孩子。林悦看到周阿婆正拿着盆接漏下来的雨水,连忙走过去:“阿婆,您别忙活了,快坐下歇歇,我让保姆给您倒杯热茶。”

“林悦啊,这雨下得太大了,我家的扎染作坊都进水了,那些染料和布料可怎么办啊?”周阿婆急得眼圈发红,声音都在发抖。

林悦拍了拍她的手,安慰道:“阿婆您别担心,晓舟已经带着人去疏通排水沟了,等水退了,咱们再一起收拾作坊。您的那些染料和布料,都是咱们村的宝贝,一定能保住的。”

小念昔也跟着来了安置点,她看到有个小弟弟在哭,就跑过去,把自己的小熊玩偶递给弟弟:“小弟弟,别哭了,我给你讲故事吧,讲太奶奶开工厂的故事。”她坐在小弟弟身边,奶声奶气地讲起了苏晓舟在毕业礼上说的话,虽然有些情节记不清了,却逗得小弟弟破涕为笑。

晚上八点多,县里的救援队终于赶到了林家村。在救援队的帮助下,堵塞的排水沟终于被疏通,积水慢慢退了下去。苏晓舟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安置点时,浑身都湿透了,脸上还沾着泥沙。林悦递给他一条干毛巾:“快擦擦,别感冒了。田里的情况怎么样?”

“大部分农田没事,就是西头王建国家的三亩麦田被淹了,得赶紧补种。还有几间老房子漏雨严重,得尽快修缮。”苏晓舟接过毛巾,擦了擦脸,“明天我就联系农业专家,看看能不能补种晚稻,再找施工队来修房子。”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苏晓舟就带着人去田里查看灾情。王建国站在自家被淹的麦田里,看着泡在水里的麦子,心疼得直叹气:“这可是我今年的希望啊,要是绝收了,我儿子的学费可怎么办啊?”

苏晓舟拍了拍他的肩膀:“王大哥,你别着急,我已经联系了县农业局的张专家,他今天就过来,看看能不能补种晚稻。另外,村里会给你发放救灾补贴,肯定不会让你为难的。”

上午十点多,张专家赶到了林家村。他在田里查看了一番,对苏晓舟和王建国说:“幸好积水退得快,土壤还没变质,补种晚稻还来得及。我给你们推荐一个高产的晚稻品种,只要管理得当,亩产能达到八百斤以上。”

苏晓舟立刻安排人去县城购买种子和化肥,还组织村里的青壮年,帮王建国和其他受灾的村民补种。孩子们也没闲着,在老师的带领下,提着小水桶去田里给秧苗浇水,小念昔虽然力气小,却跑得最勤快,一趟又一趟地往返于田埂和水源地之间。

“太奶奶说,要帮助有困难的人。”小念昔一边浇水,一边对身边的小宇说,“我们多浇点水,秧苗就能长得快一点,王爷爷就能早点收获了。”

小宇点点头,用力提起水桶:“对!我们也要像林悦奶奶一样,不怕困难,互相帮助。”

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受灾的农田全部补种完毕,漏雨的老房子也修缮好了。为了防止以后再发生类似的灾情,苏晓舟还组织村民们加固了村里的排水沟,在田边修建了小型蓄水池,还为全村的农田购买了农业保险。

这天下午,林悦坐在院子里晒太阳,苏晓舟拿着一份《林家村防灾减灾规划》走过来,坐在她身边:“妈,您看,这是我制定的规划,以后咱们村再遇到暴雨、台风这样的灾害,就能提前做好准备,减少损失了。”

林悦接过规划,仔细看了看,笑着说:“做得好,晓舟。你还记得你小时候,村里遇到洪水,你爸带着村民们用沙袋堵水,整整守了三天三夜。现在,你们有了更科学的方法,这就是进步。但不管方法怎么变,咱们林家村团结互助、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变。”

苏晓舟点点头,目光望向不远处的希望小学,孩子们正在操场上玩耍,笑声清脆响亮。“您放心,我会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不仅传给念昔,还要传给村里的每一个孩子。等明年毕业礼,我还要给孩子们讲您的故事,讲咱们村抗洪救灾的故事,让他们知道,幸福的生活是靠奋斗来的,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

林悦拿起放在腿上的笔记本,轻轻翻开,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纸上,照亮了那句写在扉页的话:“愿每一个林家村的人,都能在奋斗中找到幸福,在传承中收获力量。”她知道,这本笔记本里的故事,还会继续写下去;林家村的奋斗精神,会像这院子里的老槐树一样,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枝繁叶茂,生生不息。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林家村,田埂上的晚稻长势喜人,希望小学的教室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村民们的屋顶上飘着袅袅炊烟。林悦靠在椅子上,听着村里的声音,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她知道,这场跨越时空的传承,永远不会结束;林家村的故事,会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中,书写出更加精彩、更加动人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