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换骨记(1 / 2)

江南水乡有座龙泉村,村头住着个叫吴三的年轻木匠。这吴三家祖上本是读书人,到了他这代家道中落,只好学门手艺糊口。吴三虽做了木匠,骨子里却还留着读书人的清高,平日最爱捧着本旧书吟诵,做工的间隙也不忘写上几句歪诗。

这年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夜,吴三从邻村做完活计回家,天色已晚。寒风刺骨,雪花纷飞,他裹紧单薄的棉袄,踩着积雪匆匆赶路。行至半道,忽见路旁雪地里躺着一个白发老翁,衣衫褴褛,面色青紫,已是气息奄奄。

吴三心生怜悯,蹲下身问道:“老人家,这般天气您怎么躺在雪地里?”

老翁微睁双眼,气若游丝:“老朽是外乡人,投亲不遇,又染风寒,实在走不动了...”

吴三见状,不由分说便将老翁背起。老翁轻得出奇,仿佛只剩一把骨头。吴三背着老翁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家走,足足走了半个时辰才到家门口。

吴三家徒四壁,只有两间破旧瓦房。他将老翁安置在自己床上,生起灶火,熬了姜汤,又将唯一厚实的棉被给老翁盖上。老翁喝下热汤,面色渐红润,精神也好转许多。

“多谢小哥救命之恩。”老翁拱手道,“老朽姓胡,单名一个仙字。今日若非遇上你,只怕要冻死荒野了。”

吴三摆手笑道:“老人家客气了,这等天气,岂能见死不救?”

胡老翁在吴三家住下,一住便是七日。这些日子里,吴三将家中最好的食物都拿出来款待客人,自己却偷偷啃干粮。胡老翁也不客气,吃饱便睡,睡醒便与吴三闲聊,谈古论今,言语间颇有见识。

第七日晚上,胡老翁突然对吴三说:“吴小哥,老朽观察你多日,见你心地纯善,却命运多舛。实话告诉你,我非寻常人,乃是修炼千年的狐仙。为报你救命之恩,我要送你一场造化。”

吴三闻言惊愕不已,细想这些日子胡老翁的种种异处,方才信了。

胡老翁接着说:“明日午时,你去村后龙泉山下的古龙泉边,那里会有一位白衣书生在等你。他是我族中晚辈,已修得人形。你跟他去,他会助你脱胎换骨,从此命运大改。”

吴三将信将疑,但还是点头应下。

次日午时,吴三依言来到龙泉边。果然见到一位白衣书生立于泉旁,面如冠玉,目若朗星,见吴三到来,拱手笑道:“可是吴三兄?胡三太爷已将来龙去脉告知小弟。请随我来。”

书生引吴三至泉边一僻静处,从袖中取出一枚金光闪闪的丸子,道:“此乃‘换骨丹’,服下后可脱去凡骨,换得仙根。不过过程极为痛苦,不知吴三兄可愿一试?”

吴三心想既已到此,断无回头之理,便接过丹药吞下。不多时,只觉浑身骨头如被碾碎般剧痛,惨叫一声昏死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吴三悠悠醒转,发现自己躺在泉边,那白衣书生仍在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