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长白山下有个靠山屯,屯里有个猎户叫马老三。此人四十来岁,性子倔强如牛,天不怕地不怕,尤不信鬼神。屯子后山有座黄仙庙,供奉的是黄大仙,据说是掌管这一带生灵的地仙,灵验得很。每逢初一十五,屯里人都会前去上香供奉,唯独马老三从不踏足,还常笑话乡邻愚昧。
这年冬天,大雪封山,猎物稀少,马老三连着几天上山都空手而归。家中存粮见底,老婆孩子饿得面黄肌瘦。这日傍晚,马老三狠下心,决定冒险去后山黑林子碰碰运气,那地方平日没人敢去,传说有精怪作祟。
“他爹,黑林子去不得啊!听说黄大仙在那儿设有结界,闯进去的人都没好下场。”马老三的媳妇拉着他的衣角劝道。
马老三一甩胳膊:“妇道人家懂什么!我偏要去看看,什么黄大仙白大仙,都是唬人的玩意儿!”
说罢,他背起猎枪,揣上干粮,头也不回地扎进了暮色中。
黑林子果然诡异,树木长得奇形怪状,大冬天的竟有绿光在林间飘荡。马老三走了一个时辰,别说猎物,连只兔子都没见着。正懊恼间,忽见前方有团金光闪烁,走近一看,竟是只受伤的金毛狐狸,后腿被兽夹夹住,血流不止。
那狐狸见了马老三,眼中竟流露出哀求之色。若是平常猎户,见这狐狸皮毛罕见,定会欣喜若狂。但马老三倔是倔,心地却不坏,见狐狸可怜,便蹲下身来。
“算你运气好,碰上我马老三。”他一边嘟囔,一边用力掰开兽夹。
狐狸脱困后,并不逃走,反而用头蹭了蹭马老三的手,然后一瘸一拐地引着他往林子深处走去。马老三觉得稀奇,便跟着前去。不多时,眼前豁然开朗,竟有座灯火通明的宅院出现在林中,朱门高墙,气派非凡。
狐狸叩门三声,大门吱呀开启,一位金袍老者迎了出来,见到马老三便拱手作揖:“多谢恩公救我家小儿。”
马老三这才明白,金毛狐狸竟是这老者的孩子。他被请进宅内,只见厅堂豪华,仆人成群,桌上已摆满美酒佳肴。老者自称姓黄,是这一带的守山人。
酒过三巡,黄老者道:“恩公既然来了,不妨多住几日,让我略尽地主之谊。”
马老三记挂家中妻儿,婉言谢绝。黄老者也不强留,命人取来一袋金元宝相赠。马老三却摆手道:“我救狐狸是出于本心,不为钱财。”
黄老者闻言,眼中闪过赞赏之色,又道:“既然如此,老夫便送恩公一句话:今夜子时,无论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切莫出门查看。”
马老三满口答应,背着黄老者送的些干粮,趁着月色往家赶。回到屯子已是深夜,他轻手轻脚进门,见妻儿已睡熟,便将干粮放在桌上,自去偏房歇息。
正当他迷迷糊糊将要入睡时,忽闻窗外传来阵阵哀嚎,如同无数人在受刑惨叫。马老三一个激灵坐起,想起黄老者的警告,本不想理会,但那声音越发凄厉,其中竟夹杂着熟悉的乡音。
“这不是前年淹死的李老二的声音吗?”马老三竖起耳朵,又辨认出几个已故乡邻的哀嚎。
他素来不信邪,此刻再也按捺不住,抄起猎枪便冲出门去。循声来到屯后的黄仙庙前,只见庙内灯火通明,透过门缝一看,吓得他汗毛倒竖。
庙中哪是平日所见的神像,分明是黄老者端坐高堂,对亡魂施刑。马老三定睛一看,亡魂中竟有他去世多年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