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脚下有个靠山屯,屯子里有个叫赵老实的采参人。这人四十来岁,憨厚本分,平日里除了上山采药,就是在自家院子里摆弄些花花草草。他媳妇去得早,留下个闺女叫小翠,今年刚满十六,父女俩相依为命。
这年秋天,赵老实照例上山采参。长白山大着呢,深处老林子里有千年老参的传说,可没人敢往那么深里去,那地方邪性,常有采参人一去不回。赵老实本来也只在外围转转,可今年运气不好,找了好几天也没见到像样的参。
这天傍晚,赵老实正打算下山,忽然看见西边天上泛着红光,心里一动:莫不是参王显灵?他犹豫再三,还是朝着红光方向去了。
走了一个多时辰,天已黑透,那红光却不见了。赵老实迷了路,正着急时,忽见前方有处破败的小庙。他心想不如暂且歇脚,明日天亮再寻路下山。
庙里供着个狐仙牌位,早已积满灰尘。赵老实简单清扫一番,对着牌位拜了拜:“狐仙莫怪,借贵宝地歇一晚。”
半夜里,赵老实被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吵醒。睁眼一看,月光下竟有只白狐在庙中徘徊,前腿似乎受了伤,走路一瘸一拐的。
赵老实心善,取出随身带的伤药,轻声说道:“狐仙若是不嫌弃,我给你包扎包扎。”
那白狐竟似听懂人言,乖乖走到他面前。赵老实仔细为它清洗伤口、敷药包扎,又把随身带的干粮分给它一些。
第二天一早,赵老实醒来时白狐已不见了。他走出庙门,赫然发现庙前草丛里竟长着一株六品叶的老山参!赵老实喜出望外,小心挖出山参,顺利下山回家。
这事过后不久,有天赵老实从镇上卖参回来,路过邻村时看见一群人围在一起议论纷纷。挤进去一看,地上躺着一具血肉模糊的狐狸尸体,看样子是被兽夹所伤,又被野狗撕咬,只剩半截身子。
“这狐狸真邪性,死了眼睛还睁着,怪瘆人的。”有人说道。
“赶紧烧了吧,免得招来不干净的东西。”另一人说。
赵老实看那狐狸虽已残缺不全,但毛色银白,与那晚庙中所遇颇有几分相似,心中不忍,便对众人说:“让我把它埋了吧,好歹是条性命。”
众人巴不得有人处理这晦气事,纷纷散去。赵老实小心收起狐狸残骸,带回自家后山,选了个风景好的地方埋了,还插了根柳条做记号。
当晚,赵老实做了个奇怪的梦。梦中有个白衣老者,仙风道骨,对他拱手作礼:“多谢恩公为小孙收殓残骨。我胡家恩怨分明,定当报答。”
第二天醒来,赵老实只觉梦境真实,但也没多想。如此过了三七二十一天,正值月圆之夜,赵老实又梦见了那白衣老者。
这次老者神色凝重:“恩公,三日之内,屯中必有大难。到时你可到后山小孙坟前,我自有安排助你救人。”说罢,老者递过一道黄符,“将此符贴在门楣,可保你家无恙。”
赵老实惊醒,发现枕边果然有道黄符。他半信半疑,但还是依言将符贴好,又将梦中之事告诉闺女小翠,嘱咐她三日不要出门。
第一天平静无事。第二天傍晚,屯子里开始有人发怪病,先是李老汉家的小孙子高烧不退,胡言乱语,接着王婆子的儿媳也倒下了,症状一模一样。到第三天,已有十余人病倒,郎中来看了直摇头,说这不是寻常病症。
赵老实想起梦中老者的话,赶紧去找屯长。屯长本来不信这些,可见病势蔓延,只好死马当活马医,让赵老实去后山看看。
赵老实赶到后山狐狸坟前,只见坟头竟冒出一株灵芝,在月光下泛着幽幽紫光。他正惊讶时,耳边响起老者的声音:“恩公,将此灵芝采回,煮水给病者分饮,立即可愈。但根源不除,病症还会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