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人狐良缘(2 / 2)

张承业听出弦外之音,心中一动,却不便多问。

转眼两月过去,这日村里突然来了个游方道士,自称清风道人,在村口摆摊算命。不少村民前去问卜,这道士竟能准确说出各家隐私往事,一时声名大噪。

张老实也去算了一卦,回来后忧心忡忡地对儿子说:“那道长说咱家有不干净的东西,阴气极重,恐怕是妖邪作祟。”

张承业心知指的是青瑶,便道:“爹,别听江湖术士胡说,咱家好好的哪有什么妖邪。”

然而清风道人却主动找上门来,在张家院外转悠,对张承业说:“公子面色晦暗,家中必有妖物。若不及早清除,恐有大祸。”

张承业不悦:“道长多虑了,我家清净得很。”

道人冷笑:“公子被妖物迷了心窍还不自知。三日后月圆之夜,贫道自当为民除害!”说罢拂袖而去。

张承业将此事告知青瑶,她面色凝重:“这道士不简单,恐怕是真有法力的。我们狐仙修行,最怕这种专与异类为敌的修道人。”

“那该如何是好?”张承业关切地问。

青瑶沉吟片刻:“公子不必担忧,我自有应对。只是届时还望公子信我,无论如何不要离开房间。”

三日后月圆之夜,张家庄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清风道人在村中设坛作法,手持桃木剑,口念咒语。村民们远远围观,窃窃私语。

张承业在房中坐立不安,忽听窗外雷声隆隆,夹杂着野兽嘶吼。他忍不住推开窗缝窥视,只见院中青光闪烁,一道狐影与一道剑光缠斗在一起。

正当紧张时,忽闻空中传来胡三泰的声音:“清风道友,何必与小辈一般见识?我等在此修行,从未害人,反而护佑一方水土。不如各退一步,如何?”

清风道人怒道:“人妖殊途,妖就是妖,修什么行都是邪魔外道!”

双方争执不下,斗法愈烈。突然,一道剑光直冲青瑶而去,张承业见状,不及多想,冲出房门挡在青瑶身前。

“不可!”青瑶惊呼,却已来不及。

说也奇怪,那剑光触及张承业身体,竟如泥牛入海,消失无踪。清风道人一愣,胡三泰趁机施法,一道白光将道人罩住。

“罢了罢了,”清风道人长叹一声,“既有凡人愿以性命相护,想必这狐仙确无害人之心。贫道告辞!”说罢收法离去。

风波过后,青瑶对张承业道:“公子何必冒险?我有祖父所赐护身法宝,那道伤不得我。”

张承业正色道:“见你有难,我岂能坐视不管?况且...我对姑娘的心意,姑娘难道不知?”

青瑶低头不语,面泛红晕。

这时胡三泰现身,笑道:“张公子有情有义,不愧是我看中的人。青瑶历练期满,本应回山继续修行,但若你二人情愿,老夫可做主成全这段姻缘。”

张承业大喜,当即向青瑶表明心迹。青瑶羞答答地应允了。

胡三泰道:“不过有三件事须得约定:其一,青瑶虽为狐仙,但既嫁为人妇,当守人间礼法;其二,你二人婚后须多行善事,积累功德;其三,将来子嗣中若有具仙缘者,不可阻拦其修行之路。”

张承业一一应允。胡三泰赠予一对玉镯作为贺礼,随即化作清风而去。

张承业与青瑶择吉日成婚,婚后恩爱异常。青瑶相夫教子,侍奉公婆,又以其医术救治乡邻,张家庄人人称颂。

一年后,青瑶生下一对龙凤胎,男孩取名张慕仙,女孩取名张念瑶。慕仙自幼聪慧,三岁能文,七岁通晓易经,后来果然出家修道,成为一代宗师;念瑶则如寻常女子,嫁与良人,平安喜乐。

张承业与青瑶相守六十载,直至张承业寿终正寝。丧礼那日,有人见一道青光从张家升起,向山中飞去。此后,青瑶不知所踪,但张家后代却常得狐仙庇佑,家业兴旺,成为当地望族。

张家庄后山的那棵歪脖子松树,至今仍被当地人称为“姻缘树”,据说诚心祈求者,可得狐仙保佑姻缘美满。而这段人狐良缘的故事,也在江北一带代代相传,成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