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黄狐报恩(1 / 2)

民国初年,关东长白山下有个靠山屯,屯子里住着个姓赵的老猎人,人称赵老疙瘩。赵老疙瘩年过五十,打了一辈子猎,枪法准得能打中百步外的香火头。可这些年,他渐渐收了手,一来年纪大了腿脚不便,二来这长白山的野物也越来越少。

这年腊月,天寒地冻,赵老疙瘩的老伴染了风寒,咳得厉害。郎中开了几副药,说需要一味稀罕物做药引——五年以上的老山参。赵老疙瘩二话不说,收拾了行装就进了山。

长白山深处,白雪皑皑,寒风刮在脸上像刀子似的。赵老疙瘩在林子里转悠了两天,连根参须都没找着。正当他灰心丧气时,忽然听见一阵凄厉的哀鸣。循声望去,只见一只通体金黄的狐狸,后腿被兽夹子夹住了,鲜血染红了雪地。

那黄狐见了赵老疙瘩,眼中竟流露出哀求之色,前爪作揖般上下摆动。赵老疙瘩心中一动,他打猎多年,听说过山中精怪的事,看这黄狐灵气十足,怕不是寻常野兽。

“罢了罢了,我老伴还等着救命参,今日救你一命,也算积点阴德。”赵老疙瘩喃喃自语,上前掰开了兽夹。

黄狐脱困后,并不立即逃走,而是绕着赵老疙瘩转了三圈,前爪合十,如同人行礼一般,随后才一瘸一拐消失在密林中。

赵老疙瘩继续寻找山参,说来也怪,不到一炷香的功夫,他就在一棵老松树下发现了一株足有七叶的老山参,看芦头至少十年以上。赵老疙瘩大喜过望,小心挖出山参,连夜下山回家。

老伴服了参汤,不出三日便能下床走动。赵老疙瘩将山中奇遇说与老伴听,老伴连说这是遇到仙家了,定要报答。

转眼过了半年,正值盛夏。一晚,赵老疙瘩梦见那黄狐前来,口吐人言:“恩公救我性命,无以为报。三日后午时,屯中必有大难,届时请恩公携家眷往东南方向避祸,切莫回头。”说完,黄狐化作一道金光而去。

赵老疙瘩惊醒,将梦境告诉老伴。老伴宁可信其有,催促早作准备。赵老疙瘩虽半信半疑,但还是收拾了细软,备好了干粮。

第三日午时,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赵老疙瘩想起梦中警告,急忙带着老伴往东南方向的山坡上跑。刚出屯子不远,就听身后轰隆一声巨响,回头一看,一股山洪从山上冲下,正好冲过靠山屯,几户临山的人家顷刻间墙倒屋塌。

屯民们死里逃生,纷纷称奇,问赵老疙瘩如何得知灾祸将至。赵老疙瘩如实相告,大家都说这是黄仙报恩,从此在屯边建了一座小庙,供奉黄仙牌位。

再说赵老疙瘩有个侄子,名叫赵三,是屯里有名的二流子,游手好闲,听说叔父遇仙得救,动了歪心思。他暗中打听黄狐下落,想捉来卖个好价钱。

一日,赵三假装采药,深入长白山,果然在一处山洞附近发现了黄狐踪迹。他布下陷阱,守株待兔。等到日落西山,那黄狐果然出现,赵三正要收网,忽然一阵迷烟袭来,昏昏沉沉晕了过去。

醒来时,赵三发现自己躺在山洞中,面前坐着一位黄袍老者,须发皆白,目光如电。

“你这孽障,敢打老夫主意!”老者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