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大白,赵大勇从中说和。胡老汉见赵大勇面子,答应不再纠缠,王老爷也承诺好生安葬那白狐,并请僧人超度。
事后,王老爷仍拿出二十块大洋酬谢赵大勇。赵大勇推辞不过,只好收下。
当夜,胡老汉又至赵家,感慨道:“恩公正直仁义,老朽佩服。实不相瞒,我乃修炼五百年的狐仙,今日欠你个人情。他日若有大难,可到后山老松树下连唤三声‘胡三爷’,老朽必来相助。”
说罢,化作一阵清风而去。
转眼到了第二年秋天,靠山屯一带闹起了土匪。匪首名叫“黑山豹”,心狠手辣,听说王老爷家底丰厚,便扬言要洗劫赵家沟。
屯里人心惶惶,有钱的纷纷外出避祸。赵大勇家贫,无处可去,只好硬着头皮留守。
这天夜里,赵大勇忽然想起胡老汉的话,便悄悄来到后山老松树下,连唤三声“胡三爷”。
不多时,胡老汉拄着拐杖从林中走出,笑道:“恩公唤我,可是为土匪之事?”
赵大勇大惊:“您老如何得知?”
胡老汉捋须道:“这一带山林中的事,没有老朽不知的。恩公不必忧虑,老朽已有对策。”
他附在赵大勇耳边低语一番,赵大勇将信将疑,但眼下别无他法,只好依计行事。
三日后,月黑风高,黑山豹果然带着数十土匪扑向赵家沟。刚到村口,忽见前方火光冲天,数百“官兵”列阵以待,刀枪如林,军容整齐。
黑山豹大惊失色,暗道不妙,莫非走漏了风声?正犹豫间,忽听对面军中战鼓擂响,杀声震天。匪众胆寒,不战自溃,纷纷逃窜。
其实,那哪是什么官兵,不过是胡老汉施法点化的草木人偶罢了。此事过后,赵大勇在屯里威望大增,人人都知他与仙家有缘,对他敬畏有加。
这年腊月,赵大勇的老娘病重,郎中摇头表示无力回天。赵大勇孝心至诚,再次求助胡三爷。
胡老汉叹道:“生死有命,老朽也不能逆天而行。但念你一片孝心,可赠你延寿丹一枚,能为老夫人续命三年。”
赵大勇感激不尽。胡老汉却正色道:“恩公,你我缘分将尽。老朽即将渡劫,若能成功,便可位列仙班;若失败,则形神俱灭。日后怕是再难相见了。”
赵大勇忙问:“可有用得着在下的地方?”
胡老汉沉吟片刻,道:“若三日后见东山有雷火交加,便是老朽在渡劫。那时,请恩公向着东方射出一箭,助我一臂之力。”
赵大勇郑重答应。三日后,果然东山之上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火光冲天。赵大勇取出祖传的弓箭,运足力气,向着雷火最盛处一箭射去。
只听一声霹雳巨响,云开雾散,七彩祥云自东方升起,隐约有仙乐传来。
当夜,赵大勇梦见胡老汉羽衣星冠,前来拜别:“蒙恩公一箭之助,老朽已渡劫成功,今将赴昆仑仙府。特留信香三支,恩公后世若有大难,焚香祷告,必得庇佑。”
说完,化作一只白狐,腾云而去。
赵大勇醒来,见枕边果然有三支信香,异香扑鼻。他将此事告知家人,代代相传。
至今,靠山屯的老人们还常说,月明之夜,偶尔能见一只白狐立于东山之巅,对月朝拜。都说那是已成仙的胡三爷,仍在庇佑这一方水土。
而赵家后人,每逢大事,必焚香祷告,往往能逢凶化吉。这便是“狐仙借箭”的传说,在辽北一带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