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张芸拿着最新的报表找到李秀兰,脸色凝重:“李厂长,我们的流动资金……最多只能再支撑三天了。三天后,如果还没有新的资金注入,别说原料款,连下个月的工资都……”
李秀兰坐在办公室里,窗外是灰蒙蒙的天空。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和无力。难道……真的守不住了吗?卫东,你到底在哪里?
就在这山穷水尽、连赵大海都开始默默收拾工具,准备实在不行就带着工人们去吴老板那边“理论”的傍晚——
一股极其微弱、却带着某种难以言喻安抚力量的波动,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悄无声息地扫过了整个“万家香”厂区。
这波动,正是那缕跨越星空、历经磨难、终于抵达“锚点”的“联系”,在彻底融入之前,所散发出的最后一丝回响。
车间里,一台原本有些运转不畅的灌装设备,突然发出了一声轻鸣,运转变得异常顺滑起来;仓库里,几袋原本有些受潮结块的调味料,似乎干燥了几分;办公室里,那盆李秀兰精心照料、却因她近日无暇顾及而有些蔫头耷脑的绿萝,叶片悄然舒展,焕发出一抹鲜活的绿意。
最为明显的是人。
正在车间巡查的孙工程师,忽然停下脚步,侧耳倾听,脸上露出一丝困惑。他好像……听到了一声极其遥远的、仿佛无数人同时舒了口气的声音?又好像……只是错觉。但他莫名地觉得,一直萦绕在心头的压抑感,似乎减轻了一点点。
正在和几个老师傅商量对策的赵大海,猛地一拍脑袋,瓮声瓮气地说:“诶!奇了怪了,刚才心里头堵得慌,这会儿好像……松快了点?好像……卫东哥就在旁边瞅着咱们似的!”
而独自待在办公室里的李秀兰,感受最为清晰深刻。
就在她心力交瘁,几乎要伏案落泪的瞬间,一股熟悉的、带着淡淡烟草味(林卫东偶尔抽烟)和阳光味道的暖意,如同一个无形的拥抱,轻轻将她包裹。同时,一个模糊却坚定的意念,如同心底自然升起的声音,在她脑海中响起:
“……秀兰……稳住……我在……”
这感觉转瞬即逝,快得让人以为是过度劳累产生的幻觉。
但李秀兰猛地抬起了头,眼中的迷茫和脆弱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与力量!不是幻觉!那感觉如此真实,如此熟悉!是卫东!他一定在以某种方式关注着这里,守护着这里!
他“在”!这就够了!
她深吸一口气,仿佛将周围空气中那残存的微弱“力量”都吸入了肺腑,重新挺直了脊梁。眼神变得锐利而冷静。
也就在这时,办公桌上的电话刺耳地响了起来。
李秀兰平静地拿起听筒。
对面传来了吴老板那带着志得意满笑意的声音:“李厂长啊,听说你们‘万家香’最近日子不太好过?呵呵,我呢,也不是落井下石的人。这样吧,只要你们愿意把‘万家香’的品牌和配方转让给我,价格好商量,而且我可以保证接收大部分工人。怎么样?考虑一下?这是你们最后的机会了。”
若是片刻之前,听到这番话,李秀兰或许会感到愤怒和绝望。但此刻,她心中只有一片冰冷的平静。
她对着话筒,声音清晰,一字一句地说道:
“吴老板,多谢你的‘好意’。”
“不过,‘万家香’是卫东的心血,也是我们所有工人一起奋斗出来的家业。”
“它,绝不会倒!”
“至于最后的机会……”李秀兰的嘴角,甚至勾起了一抹极淡的、带着某种洞悉一切的嘲讽,“……恐怕,是留给你的。”
不等对方反应,李秀兰直接挂断了电话。她快步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傍晚微凉的风吹拂着她略显凌乱的发丝,却让她的头脑更加清醒。
她看着楼下厂区渐渐亮起的灯火,心中一个大胆的、甚至有些冒险的计划迅速成型。这个计划的灵感,仿佛就来自于刚才那瞬间的奇妙感受,来自于内心深处涌起的、与林卫东如出一辙的果决。
她转身,拿起内部电话,语气斩钉截铁:
“张会计,立刻准备我们建厂以来所有的账目、纳税记录、获奖证书、以及孙工的技术专利证明!要最详细的!”
“大海!马上通知所有中层以上干部,半小时后到会议室开会!我们有仗要打了!”
“另外……以我个人的名义,给省报的李记者发电报,就说‘万家香’有重大新闻线索提供,关乎民营企业生存环境和恶意竞争!”
李秀兰的眼中燃烧着斗志的火焰。她不知道林卫东何时能真正归来,但她知道,她不再是独自守城。那跨越星海归来的微弱回响,已为她注入了背水一战的勇气和……一丝仿佛能预见到未来的奇异笃定。
而与此同时,在城市的另一端,放下电话的吴老板,脸上得意的笑容僵住了。李秀兰最后那句话,以及那挂断电话的决绝姿态,让他心里莫名地“咯噔”一下。这女人……怎么突然像是换了个人?她哪来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