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太子请战(1 / 2)

郭嘉领命,继续指向舆图上另一处关键之处——东郡。“大王,东郡黄河南岸,乃是北伐大军前期集结、后勤中转之核心要地,无数钱粮、军械、兵员都要经由此地,通过浮桥或船只运往河北,此地安危,关系北伐全局,不容有丝毫差错,必须派遣一位沉稳持重、忠诚可靠的大将镇守。臣反复思量,认为刘辟将军最为合适!”

郭嘉看向波彦,详细解释道:“刘将军自颍川便追随大王,转战南北,战功赫赫,无论是平定江东,还是经略交州、驰援牂牁,皆能独当一面,做事愈发沉稳老练。以其资历、能力与忠诚,坐镇东郡,必能如定海神针,确保万无一失。”

波彦闻言,眼中流露出对老部下的认可与关怀:“刘辟确是老成谋国之人。他在南方瘴疠之地镇守多年,为孤取下并稳定数郡,劳苦功高。如今南方大势已定,牂牁郡有贺齐、太史慈、诸葛瑾等文武协力,足以应对。”

“也是该让刘辟回来休息一下,与家人团聚些时日了。况且,守护粮道重任,非他这等稳重之将不可。” 随即下令:“传孤令:即刻调刘辟北上,至阳翟听候新的任命。着吏部尽快遴选得力干臣,接任刘辟之郁林郡太守一职,统帅府亦需选出合适将领,接管郁林兵营,确保南方安定。”

他略一沉吟,对东郡的文职辅佐也做出了安排:“东郡太守一职,关系粮草调度、民夫征发,至关重要。调裴厚前往担任。裴厚此人,精于庶务,处事干练,有他协助刘辟治理地方、保障后勤,孤可无忧矣。”

“大王安排,甚是妥当。”郭嘉由衷赞同,随即又将目光投向了舆图上那条蜿蜒的大河,

“大王,岸上抵御敌军之事大致安排已定,然则亦不能忽视这黄河天险之上。北方袁绍、曹操二人,麾下亦有不少水军战船,尤其是袁绍,据闻在河北训练水师已久。大军在黄河上搭建浮桥,运送兵粮,必须谨防河北水军伺机突袭,破坏浮桥,或遣小股精锐上岸烧毁粮仓,若如此,则前线大军危矣。”

郭嘉说到这里,语气凝重。就在此时,立于武官班列稍后位置的一位俊雅儒将,昂然出列,走到御阶之前,躬身行礼,声音清越而充满自信:

“大王,臣,周瑜,请命!愿统领黄河水军,巡弋大河,严密监视北岸动向。战时,臣在此立下军令状,绝不让河北水军一舟一筏有机会威胁吾军浮桥与粮仓!若有敌舰胆敢南下,臣必亲率水师,迎头痛击,将其尽数歼灭于黄河波涛之中!确保北伐钱粮,可平安、源源不断渡河北上,支撑王师决胜与河北!”

波彦看着主动请战的周瑜,眼中满是欣赏。他深知这位年轻水军将军的才华,征伐袁术早已证明了其价值。“公瑾主动请战,孤岂有不允之理?此亦正是孤此前未让公瑾急于返回南郡统领长江水师之原因所在。”

“南郡水军,有副将蒋钦坐镇足矣,此人沉稳干练,足以应对巴蜀水军可能出巫峡顺江而下的骚扰。况且,南郡更有孤的三叔坐镇,威名素着,料那刘璋麾下的巴东太守吴懿,也不敢轻易触弄虎须。”

“北伐之战,黄河水道之安全,关乎全军命脉。孤就将黄河水军全权交予公瑾辖制!一应人员、船只等,优先补充。如若必要,准尔临机扩编水军。孤只有一个要求,务必确保水路万无一失!要让出征的数十万将士,不用担心饿着肚子打仗!”

周瑜感受到这份沉甸甸的信任,心潮澎湃,再次深深一躬:“诺!臣,周瑜,谢大王信重!若臣守不住黄河水道,致使大军粮道有失,无需大王降罪,臣自当提头来见!”

以周瑜之智,早已洞察波彦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