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袁绍拒绝出兵(2 / 2)

他掐指算道,“今岁秋收过后,幽州的兵马与粮草当能恢复。为彻底解决后患,臣建议,大王可发精兵,一举收回被明将甘宁、程普二人占据的沿海数城!如此,可使幽州沿海获得宁静,拔除这两颗钉子。”

接着,他又献上外交之策:“至于辽东公孙度,上次其大军在右北平被张合将军杀得大败而归,想必已深知魏军军威之盛,心中恐惧。”

“大王可趁机派出能言善辩的使者,前往辽东,严词斥责其无故兴兵之罪,责令其赔偿吾军在辽西等地抵御其进攻所耗费的军资及造成的损失。”

“以此获得的钱财,可用于在草原上购买优质战马,多训练一些骑兵。将来与波彦在平原之地决战,没有强大的骑兵,是万万不行的!”

袁绍高坐王位,听着许攸这一番既有警示、又有对策的言论,只觉得深合己意。

如今魏国方略已定,不可朝令夕改,自然是继续休养生息,将府库堆满才是上策。

况且,秋收之后,粮草入库,动用部分兵马,既不影响大局,又能巩固边防,消除隐患。

他早就对那如同眼中钉、肉中刺的甘宁、程普二人厌恶至极,此二人盘踞沿海,耽误他多少大事,让他如鲠在喉,能早日将其剿灭或赶下大海,自是快事一件。

想到这里,袁绍脸上露出赞许之色,缓缓点头,做出了决断:

“嗯……沮卿与许卿之言,皆高屋建瓴,深谋远虑,实乃利国之良策。”

“当今之势,确应以积蓄力量,整顿内政为要务。一旦轻启大战,损耗的必是魏国国力。须知这河北与中原之争,绝非一朝一夕可定。”

“他波彦坐拥江东、荆交等富庶之地,有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撑。而吾魏国,看似据有天下第一州的冀州,实则……唉,可谓是四面受敌啊。”

然后又不屑说道:“孤与那曹孟德自幼相识,深知其为人。此人乃是一个不见兔子不撒鹰之主,无利绝不早起。此番他热情邀孤南下,定是自认为看到了巨大的好处,才有此信。”

“他想打关中?恐怕是他认为有机可乘,能拿下凉州罢了。想必是凉州那边,发生了什么吾等尚不知晓的变故,让他觉得机会来了。”

袁绍冷哼一声,一股傲然之气油然而生:“哼,攻打关中?说得轻巧!若关中真那么好打,孤还想直捣黄龙,打下阳翟,把那波彦生擒活捉,一举夺下明国呢!”这自然是意气之言,但也显示了他内心对曹操提议的轻蔑。

随即,他收敛心神,开始发布一连串命令,展现出一方诸侯的决断力:

“秋收在即,此事关乎国本,还需劳烦诸位爱卿,多多督促各州郡农事,确保颗粒归仓,早日将秋税足额纳入国库,以实仓廪!同时,传孤王令于颜良、张合二位将军,命他们抓紧操练兵马,不可有一日懈怠!”

“待秋收完毕,粮草充足之时,即刻给孤出兵,务必一举收复幽州沿海所有失地!孤,不想再听到任何关于甘宁、程普二人滋事扰边的消息!”

“再传令于孤之大儿子袁谭,令他恪尽职守,守好青州之地,尤其是黄河南岸之地,万万不可有失!此地,将来是吾魏国雄师渡河南下的重要跳板与立足之地,至关重要!文丑将军听令!”

猛将文丑应声出列,声如洪钟:“末将在!”

“命汝持孤大令,即刻巡视黄河沿岸所有驻军,严密安排防务,督促各营加固、修筑关城、营垒!务必做到万无一失,绝不可给明国任何北上渡河的可乘之机!”

“末将遵命!”文丑慨然领命。

命令发布完毕,袁绍见大事已定,心中稍安,挥了挥手:“若无事,便都退下各司其职吧。”

“臣等告退!”众文武躬身行礼,依次退出大殿。

待众人离去,殿内重归寂静,只余冰鉴融化滴水的细微声响。袁绍揉了揉眉心,显出一丝疲惫,起身走向后殿,准备稍事休息。

刚入后殿不久,便见其妻刘氏带着几名侍女,手捧精致的酒食,笑吟吟地寻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