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当波彦猛然提出要在长江上修建跨江大桥的宏伟想法时,所有人都被这前所未有的气魄与巨大的手笔震惊得目瞪口呆!
且不说那长江县侯的封赏是何等诱人!
要知道,如今明国之内,除了王太子昶因监国有功且已确立储君身份,被破例封为吴侯这一县侯爵位外,其余功绩最为斐然的文武大臣,最高爵位也不过是乡侯。
由此可见,大王对建造跨江大桥是何等重视,也反衬出造桥之事是何等艰难!
恐怕其难度,更甚于发动一场灭国之战!
在那宽阔无比、暗流汹涌的江面上建造大桥,在人看来,无异于将海量钱粮直接倾倒入长江之中,那花费简直不可估量。以往历朝历代,何曾有过如此异想天开、堪称宏大的工事构想?
长江江面动辄数里之宽,水深流急,风大浪高,在此等天险上建桥,在绝大多数人心中,那是绝无可能之事。
如今大王却雄心勃勃,欲要征服天堑,莫非……大王心中已然有了什么可行的建桥妙法?
这时,工部队列中,一位主要负责桥梁建造的侍郎李德,按捺不住心中的巨大疑惑与一丝好奇,他深吸一口气,出列躬身,小心翼翼地向上询问道:“回禀大王,臣……臣李德,以往主持或参与建造之桥,多是些小河溪流上的小桥,或以石材砌筑的拱桥、石梁桥,或以巨木搭建的木桥,亦有在西南群山建造过的铁索桥、藤网桥。”
“然此类桥梁,最宽者横跨亦不过十丈余。而长江江面最窄处亦有数里之宽,江流奔腾,漩涡暗生,水深难测,如何能打下桥基?如何能架设桥身?臣……臣斗胆,敢问大王,是否……是否已想到了建造此等跨江大桥之神妙法门?”
李侍郎说完,意识到自己此言颇有质疑大王之嫌,心中惶恐,连忙伏地跪下,等候发落。
波彦见状,并未动怒,反而和颜悦色地虚抬右手,温言道:“李侍郎快快请起。探讨工事技艺,询问孤之想法,何罪之有?尔能直言心中所惑,正是务实尽责的表现。”
他示意李德起身归列,然后环视众人,缓缓说道:“对于这跨江大桥,孤心中确实已有一个初步的、尚不成熟的想法,今日便说出来,与诸位爱卿一同参详。”
随后,波彦结合当下的认知,尝试用这个时代能够理解的语言与概念,来描述后世成熟的建桥方法,尤其是桥墩支撑桥面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