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接着说道:“在徐州,刘备故技重施,同样广交豪杰,屡次三番以复兴汉室为名,甚至试图拉拢当时在前去救援徐州的张辽将军,其野心昭然若揭。”
“后来得知陶公有意让出徐州,更是游走四方,企图接掌徐州,若非大王神兵天降,及时领军进入郯城,恐怕就已让他得逞。此后他驻军小沛,转战泰山,无时无刻不在整顿军备,寻找扩张势力的机会。”
“贾尚书正是早已看透刘备其人的志向与危险,才定下计策,将其引出兖州,驱往汉中,最终又被大吾军逼入巴蜀。没想到,他这么快就再次显露枭雄本色,反噬其主刘璋。”
“如今他虽占据广汉一郡,有关羽、张飞这等万人敌的结义兄弟辅佐,麾下还有万余历经战火的精锐,但与坐拥巴蜀大部、拥有地利人和的刘璋相比,这场内战究竟会持续多久,尚未可知。但无论如何,经此一乱,巴蜀已元气大伤,短期内绝无余力出川与。”
“待大王平定北方,整合统治之地后,巴蜀二刘除了纳土归降,将再无第二条路可走。那刘备想必也是看清了这最终结局,不甘心坐以待毙,才不惜背负背信弃义之名,悍然发动叛乱,做这最后一搏。”
“因此,”郭嘉总结道,并提出了一个关键的具体行动,“吾等完全可以利用二刘之间的矛盾,以及刘璋麾下将领对刘备背叛行为的愤慨,进行劝降拉拢。比如,葭萌关守将张任,此人是刘璋麾下头号大将,忠心耿耿,且能力不俗。”
“他必对刘备的背叛极为不齿。吾等可以派能言善辩之士,秘密前往葭萌关,面见张任,陈说利害。”
“与张任述说刘备之虚伪与狠毒,指出若成都最终被刘备攻破,以刘备之行径,必定会挟持巴蜀文武的家眷作为人质,逼他们投降。”
“届时,他们巴蜀文武,将陷入忠孝两难之绝境:投降刘备,则背负不忠之骂名,不降,则家眷危矣,背负不孝不义之罪名。”
“另则吾明国开出优厚条件,若张任愿意弃暗投明,献上葭萌关、剑阁这两处入川咽喉要地,明国便可承诺,立即出兵干预,协助刘璋击败刘备,确保成都不失,并可善待刘璋及其家眷,保全其富贵。”
“这般不仅可保全其忠孝之名,将来仍可在明国军中任职,继续领兵,为国效力。如此,既解其眼前之困,又予其未来之望,成功的可能很大。”
郭嘉最后补充了一个重要的人选,让此计更具可行:“大王,臣还听闻一个消息,这张任与赵云、张绣二位将军,乃是同门师兄弟,他们都曾师从枪法名家童渊。张绣将军如今在北地布防,应对曹操的威胁,无法抽身。但赵云将军正在长安附近负责训练新军,可以能够调动。”
“可否请赵将军秘密前往葭萌关一趟?凭借同门之谊,由赵将军亲自现身说法,陈述吾明国招揽之诚意与大王之仁德,或许能大大增加劝降张任的成功把握。”
“一旦张任献关,吾军便可兵不血刃地占据葭萌与剑阁这两座天险,不仅打开了入蜀的北大门,更能借此机会,修缮、拓宽入蜀的栈道,为将来大军平定益州,提前做好粮道运输的准备。”
一旁的徐庶仔细斟酌了郭嘉的话后,也出列表示赞同:“大王,奉孝所言,思虑周全,深远。此刻,确非明国大兴兵戈之时。大王领政务府与统帅府共同制定的休养生息之策,关乎国力根基,不可因外界一时之变而轻易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