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众人劝刘备(1 / 2)

“大兄!”

关羽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紧迫感,“留给吾等的时间,真的不多了!必须快想尽办法,在波彦彻底平定北方之前,让吾等手中至少握有十万精兵,然后尽快与曹操、袁绍联合出兵,两面夹击,或可有望击败波彦!”

“这是唯一的机会!届时,凭借大功与大势,大兄便可顺理成章,再取得凉州、汉中、荆州其中一地作为根基,真正开启匡扶汉室之伟业!”

刘备听得心潮澎湃,关羽描绘的蓝图,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局面。他身体前倾,眼中闪烁着渴望的光芒,连声询问道:“二弟所言,实乃老成谋国之见!只是……十万兵马,谈何容易?钱粮何来?兵源何出?吾等如今仅有区区万人,如何能掌十万之众?”

关羽深吸一口气,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他目光灼灼,直视刘备,一字一顿地吐出了那个早已在心底盘旋已久的答案:

“取——益——州!”

这三个字如同惊雷,在帐中炸响。刘备脸色骤变,猛地站起身,连连摆手,语气中充满了抗拒与不忍:“不可!万万不可!季玉兄乃吾同宗,同为汉室苗裔。在吾等走投无路之时,是他敞开益州之门,好意收留,供给钱粮,使备与诸位有一席安身之地。”

备若行此背信弃义、夺同族基业之事,与吕布等辈何异?天下人将如何看我?此事断然不可!”

“大兄!今何时也?岂能再拘泥于这等小信小义!”关羽的语气也变得急切起来。

“他刘璋胆小如鼠,空有巴蜀天府之国,坐拥数十万带甲之士,却不敢对国贼波彦用兵一矢,坐视明军对益州步步蚕食,刮肉疗疮!如今,益州北面的汉中郡落入波彦之手,南面的牂牁郡亦是早已已沦陷。羽听闻,在南中之地,明军正大肆招募当地蛮人为军,已开始向益州郡用兵!”

他逼近一步,声音愈发沉痛:“若益州郡再被明军攻占,则整个南中地区危如累卵!待南中数郡尽数被明军蚕食消化,他们再利用荆州、交州的钱粮,不惜工本修筑贯通南中的道路。届时,明军大军从南中北上入川,亦将成为可能!到了那时,腹背受敌的刘璋,再拿什么来阻挡明军的凌厉攻势?他守不住这益州!”

“为了大汉四百年社稷,为了天下苍生免于涂炭,大兄,有些事,不得不为!有些骂名,不得不背!”关羽的声音几乎是在恳求,“若再犹豫,等波彦整合了北方,或从南中打开了通道,一切就都来不及了!益州落入波彦之手,则大汉最后一块复兴之基业也将荡然无存!”

关羽抛出一个大胆而冒险的计策:“如今,大兄手中尚有一万兵马,皆是历经沙场、操练已久的百战老卒,远比刘璋麾下那些久疏战阵的川兵精锐。”

“此刻,吾等只能行险一搏,赌上一切!利用大兄广汉太守的职权,假传刘璋军令,以赴绵竹、雒城巡视防务或换防为名,强行接收此二城!尤其是雒城,乃成都北方最后屏障,拿下雒城,便可收编其守军,封锁消息,然后整合兵力,星夜兼程,突袭成都!打刘璋一个措手不及!”

“成都城内,巴蜀各地主要文武官员的家眷,大多聚居于此。只要吾军能迅速控制成都,便可扣留这些家眷作为人质,迫使各地守将不敢轻举妄动,进而率军归顺。届时,再许以高官厚禄,重利相诱,双管齐下,大兄便可迅速接收、整合川中数十万兵马!”

关羽描绘着成功的景象:“待形势初步稳定,大兄坐稳了巴蜀之主的大位,便应立即遣使,火速联络北方的袁绍与曹操。陈明唇亡齿寒之理,提议共同出兵,三路大军合力伐明!如此,胜算方能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