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明王府各司(2 / 2)

“此批新钱,成色足,重量准,轮廓精良,字口清晰。已依大王诏令,全部移交明王府俸禄司,由其负责发放朝堂及地方文武百官之俸禄、全军将士之饷银,以及王府各类赏赐开支。以此方式,使新钱自然流入市面,逐步取代旧钱,成为市场主流。”

又继续汇报了金饼的铸造情况:“此外,利用矿业司交付之未经锻造的金锭,吾司采用秘传的灰吹法等技艺,进一步去除其中所含之银、铜等杂质,提升成色。”

“去岁共制成明国官金三万二千六百金。其中,品质最佳之二万金,已依制移交明王府内库,作为大王赏功、储备及特别开支之用,剩余一万二千六百金,已全部移交民部国库入库,充实国帑。”

“好!如此一来,国库与内库又增收近二十亿钱!此乃实实在在的财富!”波彦闻言,面露喜色。

接着,他看向那个以耗费巨额钱粮而闻名朝野的造船司,语气中带着些许调侃,更多的是期待:“造船司呢?年年向孤伸手,耗费钱粮巨万,总该让孤与诸位大臣亲眼看看,听听,这些钱究竟化作了哪些能劈波斩浪的好船、新船吧?若是徒耗钱粮而无实绩,孤可是要问问罪的。”

造船司司长,原为汉室水衡都尉,秩中二千石,专职管理皇家苑囿中的舟船,并负责为朝廷督造各类新船。

曾因督造龙舟战舰时,力求坚固华美,所用物料、人工费用稍稍超出了那位荒唐灵帝的预算,触怒龙颜,被罢官免职,悻悻归乡。

但他对造船的热爱已然深入骨髓,闲居期间,非但没有消沉,反而潜心钻研,结合自己多年经验与古籍记载、海外见闻,制作了众多构思精巧的新式船只模型。

当他听闻波彦在江东,竟然能造出他梦寐以求的、可抗海上大风大浪的巨型海船时,欣喜若狂,仿佛遇到了知音,当即带着自己毕生心血结晶的十几艘精美船模,以及厚厚的造船图册,直奔当时还是吴侯的波彦府上毛遂自荐。

波彦观其船模,听其对于船舶水密隔舱、龙骨结构、帆装、抗风浪性能等方面的论述,知其乃是这个时代难得的造船理论与实务大家,且曾为汉室管理过数千人的造船工坊,治政经验丰富,当即委以重任,成立造船司,由其执掌,直接由明王府辖制。

此刻,这位司长出列奏道,语气中带着特有的严谨与自豪:“回禀大王,去岁造船司,经政务府审核、大王批准,共耗资六亿三千余万钱。此款项,主要用于支付巨木采购、桐油、麻丝、铁钉、帆布等物料费用,以及数以万计的工匠、船工、学徒的工食钱。”

“所幸,款项尽数用于实处,成果亦颇为显着。共建成楼船十艘,此等楼船高愈数丈,分三至五层,可载士卒八百人,装备弩炮、拍杆,宛如水上堡垒。”

“建成采用最新工艺、特别加强龙骨与船壳板、增设了更多水密隔舱、适于海上航行的海船二十艘,经测试,其稳定、载货、航力均远超旧式海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