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这位造船司司长出列奏道,语气中带着特有的严谨与自豪:“回禀大王,去岁造船司,经政务府审核、大王批准,共耗资七亿三千余万钱。此款项,主要用于支付巨木采购、桐油、麻丝、铁钉、帆布等物料费用,以及数以万计的工匠、船工、学徒的工食钱。”
“所幸,款项尽数用于实处,成果亦颇为显着,共建成大型楼船十艘,此等楼船高愈数丈,分三至五层,可载士卒八百人,装备弩炮、拍杆,宛如水上堡垒。”
“建成采用最新工艺、特别加强龙骨和船壳板、增设了更多水密隔舱、更适于海上航行的探索型海船二十艘,经测试,其更抗风浪、载货量、航力均远超旧式海船。
“建成敏捷快速、专司江河湖泊作战的斗舰二十五艘;此外,还建造了用于漕粮运输的大型漕船五十艘,用于内河客运的中型客舟三十艘,以及其他各类小船百余艘。”
“所有新船下水后,均经过严格的多轮试航,由经验丰富的老船工和水师将士共同检验,确认船体结构坚固,航行平稳,操纵灵活,无渗漏、变形等毛病后,已根据调令,分别交付予江河水军、负责海疆巡防之海军,以及漕运司使用。新船入列,水师如虎添翼,漕运效率亦大幅提升。”
波彦听说众多新船已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顿觉那些投入的巨额钱粮物有所值。他对造船司众官员勉励道:“嗯,这钱花得不冤!花得值当!如今明国疆域,北到黄河,南至交地,西含雍凉,东临大海,江河湖海纵横交错。未来之国力竞争,经济繁荣,军事投送,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海运、河运、江运!”
“无论是民间漕运、商贸往来,还是长江防线、黄河巡逻、洞庭鄱阳湖治安,以及万里海疆的防卫与探索,皆需大量优良、种类齐全的船只作为支撑。”
“造船司肩头担子,只会越来越重!今后仍需倚重造船司,既要多多建造,保障各种需求,亦要不断创新,吸收各地造船技艺之长处,设计出更快、更稳、更坚固、更适应不同水域需求的新式船舰。望尔等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臣等领旨!造船司上下,无日不敢懈怠,必当殚精竭虑,增造船只,革新技艺,以报大王知遇之恩,绝不负大王厚望!”造船司司长及属官齐声应道,声音洪亮,充满干劲。
“好!好!好!”波彦环视满殿文武,连道三声好,心情极为舒畅,一股睥睨天下的豪情油然而生,“今日朝议,又是捷报频传!刑法定鼎,教化广布,吏治澄清,矿藏丰盈,钱币充足,舟船竞流!此乃国运昌隆之显兆,表明明国正在正确的道路上日益强盛,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假以时日,超越前汉之辉煌,亦非虚妄之想!”
他站起身来,双手虚按,令因激动而有些嘈杂的殿内重新安静下来,目光扫过每一位臣子的脸庞,声音洪亮而充满感召力:
“诸公!此等大好局面,来之不易!是尔等与孤,同心同德,筚路蓝缕,栉风沐雨,共同开创!望诸公戒骄戒躁,与孤继续同心协力,秉持初心,共筑明国更加辉煌之盛世!也不枉吾等生逢此世,在这历史长卷中,留下属于吾等浓墨重彩的一笔!”
“待到他日,四海归一,天下安康,吾等功成身退之时,亦可坦然面对儿孙,细说当年之峥嵘岁月,畅谈今日之奋斗艰辛!明国,绝不会忘记任何一位为之流过汗、洒过血、贡献过智慧的有功之臣!孤,亦绝不会辜负任何一位忠臣良将!”
他稍作停顿,目光变得深远,仿佛已望见那流传后世的青史汗青,随即掷地有声地宣布了一项令所有臣子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