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鄱阳太守献瓷(2 / 2)

孩子们确实都长高了不少,最小的波昫对他已全无印象,见他走近,吓得赶紧抱住祖母的腿。陈兰慈爱地将小孙子抱起,柔声细语地安抚道:“昫儿莫怕,这是你的父王。你不是常问父王去哪里了?这就是啊。”说着将波昫递到波彦怀中。

波昫怯生生地打量着眼前这个陌生又亲切的人,终于轻轻唤了声“父王”。

波彦听到这声呼唤,心头一暖,高兴地将小儿子高高举起,连续几次抛接,逗得波昫咯咯直笑,清脆的笑声在殿中回荡。

陈兰在一旁欣慰地看着,语重心长地说:“孩子终究还是需要父亲陪伴。已经很久没见昫儿笑得这么开心了。”

她顿了顿,又继续说道:“还有彦儿,尔出征这一年多来,王府上下全赖贞儿打理。她不仅要协助昶儿处理国政,作为波氏主母,还要操持族中事务,就连波氏族中之人婚事都是她一手张罗。这一年多来,她着实劳累。今日夫妻团聚,往后更要好生对待她。”

“母亲放心,儿子都记下了。”波彦郑重应道,转向一直静立一旁的陶贞,柔声说道:“贞儿,这一年多辛苦你了。”

陶贞温婉一笑,眼中闪着晶莹:“夫君说哪里话,夫妻本应同心。夫君远征雍凉,为天下百姓平定战乱,做妻子的自然要以身作则,稳定后方,不让远征大军有后顾之忧。倒是夫君在外奔波,才是真的辛苦。”

“好一个夫妻同心!”波彦闻言开怀大笑,心中满是感动。他的目光又落在监国一年多的长子波昶身上。这一年多来,波昶既要读书求学,又要学习理政,明显成熟稳重了许多。

波彦赞许地看着长子,说道:“昶儿做得很好。不仅亲自深入乡里,体察民情,还颁行政令推广石炭使用,解决百姓日常炊爨之困。引导百姓植树造林,保护水土,更难得的是,还能平定吴巨之乱。这些功绩,为父都看在眼里。”

波昶恭敬地回答:“父王教诲,为政者当以民为本。儿臣只是谨遵父王教导,做了分内之事。推广石炭一事,实是因见百姓砍伐林木过度,致使水土流失。石炭虽烟尘稍大,有中炭毒之险,但取材容易,价格低廉,可解百姓燃眉之急。儿臣已命人设立石炭司,专司此事。”

波彦满意地点头,转身对侍从官道:“给孤拟令,孤之长子昶监国有功,封吴侯。”

“谨遵王命!”侍从官恭敬记录。

“多谢父王!”波昶得到父亲的肯定,难掩喜悦之情。

波才、陈兰、陶贞三人更是欣慰不已。加封波昶为吴侯,无疑进一步确立了他作为王太子的地位。避免以后兄弟相残,为王位或是以后的帝位大打出手。

波才捋着胡须,眼中闪着自豪的光芒,陈兰则悄悄拭去眼角的泪花,陶贞看着长子,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波彦又将目光转向手牵着手的两个女儿。大女儿波安已出落得亭亭玉立,眉目如画,气质娴雅,俨然一位绝代佳人。

波彦心想,待她到了出嫁的年纪,定要好好考验未来女婿,可不能让他轻易得手。小女儿波慧虽年纪尚小,但已显露出聪慧灵秀的气质,一双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父亲。

“安安,慧慧,”波彦慈爱地唤着两个女儿的名字,“父王听说尔姊妹帮尔母后做了不少事。前些日子能协助母亲整理族谱,核对账目,很是尽心。来,父王有礼物奖励。”说着便将鄱阳太守进献的一碗一盘分别赠予两个女儿。

波安小心翼翼地捧着瓷碗,仔细端详着上面精美的纹饰,赞叹道:“这器物真美,比平日用的器皿都要精致得多。”波慧也爱不释手地抚摸着自己的瓷盘,抬头问道:“父王,这真的是用泥土烧制出来的?怎么会如此光滑?”

波彦正要回答,这时与波慧是龙凤胎、年近七岁的波昀着急了。他扯着波彦的衣角,眼巴巴地问道:“父王,还有昀儿呢?昀儿也想要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