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鄱阳太守献瓷(1 / 2)

“哦,有喜事,那是好事,快快说来。”波彦听到喜事要跟他说,高兴道。

传令之人领命,而后恭敬声音洪亮而清晰地禀报着:

“启禀大王,鄱阳县制陶工坊近日烧制出新器皿,曰瓷,其色彩鲜艳夺目,宛如漆器般流光溢彩,器壁较陶器更为轻薄,质地却坚硬胜过陶器,表面光滑细腻,触手温润如玉。

太守认为此物既可取代粗制滥造的陶器,又能替代做工繁复、耗时费力的漆器,必能走进千家万户,实为一条极好的财路。特命卑职将样品献于大王。”

说完应声打开两个锦盒,露出里面用丝绸仔细包裹的碗盘。

波彦目光扫过,心中已然明了。这正是鄱阳县烧制出的新瓷器。他伸手取出一只碗,托在掌心细细端详。

这只碗胎体轻薄,釉色青翠欲滴,在阳光下泛着莹润的光泽,釉面晶莹透亮,比起当年在会稽所见瓷碗品质更胜。

他用指节轻叩碗壁,顿时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如磬如钟,余音袅袅,在凉亭回荡。

“好!甚好!”波彦连连称赞,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此物确实大有可为。回去转告尔等府君,务必好生经营此事。要潜心钻研,摸索出更高效、更快捷、成本更低的烧制工艺,更多色彩、更多器型。待到此物能够量产,便可销往各地,充盈国库。届时,孤定不吝重赏,高官爵位候着。”

“谨遵大王旨意!”传令之人领命,正欲告退。

波彦却唤住二人:“尔等不辞辛劳为孤送来此物,岂能白跑一趟。周庆,取两金来,赏予二位辛苦之人,回去也好添置家当,买头耕牛。”

“多谢大王恩典!大王仁德!”两位传令之人激动不已,连连叩首。

特别是那位从阳翟来的传令兵,原本只是奉命为鄱阳信使引路,万万没想到竟能沾光得此厚赏。这一金足以购置一头健壮的耕牛,还能余下不少钱财贴补家用。

他心中感慨万分,人人都说大王赏罚分明、出手阔绰,今日亲身体验,方知传言不虚。

望着两位传令兵分别向南、北两个方向离去,波彦也下令启程。

数百骑兵簇拥着波彦,在官道上扬起阵阵烟尘,直奔平舆而去。

沿途麦浪翻滚,正值夏忙时节,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忙碌的农人。

波彦不时勒马缓行,观察庄稼长势,询问田主今年收成如何。得知各地丰收在望,他满意地点点头。

心中也在盘算着如何利用这新烧制的瓷器,为政务府闯出一条新财路。

抵达平舆后,在袁术昔日修建的皇宫中,波彦终于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人。他快步上前,向着双亲深深一揖:“见过父亲、母亲。”

波才虽已鬓发花白,但精神矍铄,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回来就好,这一路可还顺利?”陈兰则拉着波彦的手,上下打量,眼中满是慈爱:“瘦了些,但更精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