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周仓往事(2 / 2)

可以想见,傍晚收工归家,炊烟袅袅升起,他们扛着农具,走在乡间小路上,遇到相熟的邻里,必定会停下脚步,说说笑笑,互相夸耀自家今年打了几石粮食,缴完地税后还能剩下多少。

波彦知道,这些剩余的粮食,他们会小心地留足一家人的口粮,剩下的则卖给官府,换回沉甸甸的铜钱。用这些钱,或许能给家里添置一件结实的家具,或许能给孩儿扯上几尺新布,做一件过年穿的花衣裳。

精明些的主妇,可能会去市集上挑几只健壮的小母鸡回来,圈养在院中,平日里有鸡蛋给家人尝尝荤腥,积攒多了,还能拿去换些生活的必需品,比如那不可或缺的盐巴,稍微补贴家用。这是一种平淡、琐碎,却充满了生机与盼头的生活。

“真是……换了人间啊。”波彦在心中默默感叹了一句。他从一个亲卫手中接过水袋,仰头灌了几口清凉的泉水,将翻腾的思绪稍稍压下。

他将水袋递给身旁一直默默守护的年轻将领周华,看着他仔细地将水袋收好,那沉稳干练的模样,依稀有其父之风。

看着周华,波彦忽然想起了一段尘封的往事,那段属于周华父亲,也是他麾下大将周仓的传奇。他转向周华,语气中带着一丝追忆与考校的意味:“周华,汝可知晓尔父当年在汝南所创下的神迹?”

周华闻言,微微一怔,随即恭敬地回答道:“回大王,小子不知。阿父……他从未跟小子提及过当年在汝南的详细事迹。那时我还年幼,只记得是跟着阿母,还有众多家人,一路跟随太后艰难南下,直到过了大江,才见到阿父。”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遗憾,父亲当年的峥嵘岁月,对他而言,似乎隔着一层模糊的纱幕。

这时,一旁刘辟的二儿子刘开,忍不住插话道:“大王,吾知晓!阿父跟开讲过好几次!”刘开年轻的脸庞上洋溢着兴奋,显然对这段故事印象深刻。

“哦?汝阿父是如何说的?”波彦饶有兴趣地看向刘开,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刘开清了清嗓子,努力模仿着父亲当年讲述时的神态语气,说道:“阿父说,那一年,咱们刚退到汝南,军械粮草极为匮乏。仓叔奉了大王的军令,带领一队人马,前去向盘踞在邬堡里的当地大户索要酬军的武器钱粮。那大户倚仗邬堡坚固,手下有不少私兵,态度十分蛮横。”

他顿了顿,仿佛身临其境般,声音也提高了些:“索要似乎并不顺利。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际,那邬堡的大门突然打开,里面冲出一伙亡命之徒,二话不说,挺枪便刺!仓叔猝不及防,当场就被……被捅了七枪!”

刘开说到此处,双手比划着,脸上露出惊悸之色,仿佛亲眼看到了那血腥的一幕。

“阿父说,那真是血流如注,换作常人,恐怕立时就要毙命当场。所有人都以为仓叔这次定然凶多吉少。谁知,仓叔他竟是天赋异禀,神人也!受了如此重伤,他非但未曾倒下,反而怒吼一声,如同受伤的猛虎,不顾身上还插着枪头,亲自率领弟兄们奋起反击,一鼓作气攻破了那座邬堡!”

“消息传开之后,附近的其他大户听说了仓叔的威名,被捅七枪犹自死战不退,还攻破了坚固的邬堡。个个都吓破了胆,再不敢违抗,纷纷乖乖地送上了大王所需的武器和钱粮。”

刘开的语气充满了敬佩,“后来,仓叔回到平舆城,军中医匠给他处理伤口,他也只是简单包扎了一下。连续喝了几天汤药,又每日有鸡汤滋补,那骇人的伤口,竟然就已经愈合得七七八八,没什么大碍了!没过多久,就能跟着大王一起守城,后来大军突围,一路转战到江边,仓叔也始终紧随大王左右,未曾掉队。大王当时都夸赞仓叔是神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