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郭嘉吕布返回(2 / 2)

说到此处,波彦特意转过头,看向一直静坐聆听的吕布,笑道:“这其中的道理,奉先应当是深有体会,再清楚不过了。”

吕布听到明王点名,魁梧的身躯立刻挺直,抱拳行礼,“明王所言,实乃金玉良言,末将感同身受!”

他眼中闪过一丝对往昔峥嵘岁月的追忆,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痛楚,沉声道:“当年,末将引军进入兖州,与那曹操大战连场。起初,吾领大军攻势如潮,占尽上风。”

“奈何天不佑布,兖州遭遇大旱,赤地千里,军中存粮日渐消耗,直至告罄。军中无粮,任凭末将如何勇武,将士们饿着肚子也无法作战,只得无奈休兵。”

“期间,士卒逃亡者甚众,军心涣散,战力大减。反观那曹操,虽同样困顿,却因得了河北袁绍的粮草接济,还有援兵,得以勉强维持,慢慢恢复了元气,此消彼长之下,竟逐渐占了上风,最终将末将逼离,退往济北。”

“此段经历,刻骨铭心,让末将深知,两军对垒,若不能速战速决,便是一场消耗国力的持久之战。比拼的,就是谁家底更厚,谁的钱粮更能支撑下去。往往谁能支撑到最后,谁的胜算便更大!”

波彦频频点头,对吕布这番结合自身经历的结论深表认同:“奉先说得对啊!用血与火的教训换来的道理,总是格外深刻。”

“所以,吾等更要珍惜眼下这段难得的和平时期。此次休兵,绝非无所事事,而是要利用这段宝贵光阴,全力积攒钱粮,打造军械兵甲,更要持之以恒地操练士卒,汰弱留强。待到他日,时机成熟,明国大军再度出动,便需具备一战定乾坤的雷霆之力!”

波彦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与决心。

稍作停顿,波彦将话题引向了益州,神色也变得更加专注:“奉孝,日前孤接到赵江自汉中传来的奏报。信中提及,封堵巴蜀出川要道,金牛道与米仓道上的关隘,在汉中郡太守张鲁的全力协助下,修筑进展神速,已接近尾声。”

“此二道乃锁钥之地,关乎汉中安危。间接影响关中,汉中在手,益州才不能威胁关中之地。”

“孤打算将赵江调回中枢,委派他替孤巡视全国各地的驻军,检视练兵成果,看看明国将士的真实战力究竟如何?是否还保持着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锐气与能力?”

“米仓道有徐晃驻守,徐公明做事沉稳,用兵有谋,孤自然是放心的。只是这金牛道,同样至关重要,赵江调离,需得一员足堪重任的大将镇守,奉孝以为,该交由何人负责?”

郭嘉闻言,并未立刻回答,而是微微垂下眼睑,手指无意识地轻叩着茶杯的边缘,陷入了沉思。殿内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虫鸣。

片刻之后,他抬起头,眼中已有了决断,缓缓开口道:“大王,臣有一策。米仓道与金牛道,虽为两道,实则互为唇齿,相辅相成。不如将两道关隘的防务,一并交由徐晃将军统一节制。”

“徐将军素来以沉稳持重、谋定后动,并非一味逞勇斗狠之将。以他的能力,统筹两道防务,倚仗险峻地势,足以确保万无一失,令蜀军难以越雷池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