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陈宫执意报复曹操(1 / 2)

“至于汉中郡的军事镇守,臣建议,可调李傕将军前往坐镇。李将军久经战阵,威名足以震慑宵小。有他在汉中总揽军事,即便刘璋有意出川,也需掂量再三。

要知刘焉几个儿子在西凉军可是受苦受难,还有人命丧黄泉,刘璋听到到李傕将军之名,定会害怕。不敢轻易用兵。”

郭嘉话锋一转,声音压低了些,对波彦提醒道:“此外,据汉中鹰卫密报,汉中太守张鲁自归顺大王以来,其五斗米教的传教非但没有收敛,反而愈发兴盛。不到一年光景,信众已激增数十万余,遍布汉中各地,其已不容小觑。“

”此事,不可不防。调李傕将军入汉中执掌兵权,一可加强防务,另一面,也可预防出现意外。臣斗胆进言,为长远计,将张鲁调离汉中,方为上上之策,最为稳妥。”

波彦听闻郭嘉这番话,眉头微蹙,沉吟道:“嗯……奉孝之言,老成谋国,确有道理。张鲁在汉中经营数年,根深蒂固,其五斗米教信徒众多,几近于政教合一。长此以往,确实易滋生野心,不利于朝堂对汉中的治理与掌控。调离他,是必要的。”

他顿了顿,手指轻轻敲击着座椅子的扶手,考虑着如何安置这位主动归顺的功臣,“只是,张鲁毕竟有功于国,主动献土归顺,若处置不当,寒了功臣之心,亦非明君所为。奉孝以为,该授予张鲁何职,既能使其离开根基之地,又能显孤优容之德?”

郭嘉显然早已思虑周全,立刻应道:“大王,张鲁其人,原为一方诸侯,然其根基在于其家传的道教学说与五斗米教义。他本人于此道,确有钻研。

臣以为,可征召其入朝,担任太史令一职。太史令掌天文、历法、祭祀,与道家学说亦有相通之处,正可发挥其长处。如此,既使其步入王都,位列朝堂,彰显大王重用之恩,又可使其远离汉中,脱离其数十万信众,可谓两全其美。”

让张鲁担任主管天文历法的太史令,确实是步入明国朝堂,算是某种形式的高升,波彦略一思忖,便点头同意:“善!就依奉孝之见,调张鲁入朝,担任太史令。”

波彦继续完善着人事布局,“李傕既为汉中军事主将,金牛、米仓二道防务交由徐晃全权负责。

那么,汉中郡的太守一职,亦需一位能臣干吏担当。孤看满宠就很合适。他满伯宁治理宛陵期间,政绩斐然,卓有成效。

如今宛陵已非王都,让此等大才久居一地,实是浪费。调其前往汉中担任太守,正好可检验其治理大郡之能力,看他能否在汉中这等新附且情况复杂之地,再创佳绩。”

郭嘉与吕布同时躬身,齐声道:“大王思虑周详,安排妥当,臣等佩服!”

议定汉中事宜,吕布似乎想起了什么,再次起身,神色郑重地禀报道:“禀大王,此次末将随郭尚书巡视河南等地防务时,途径洛阳,特意去见了陈公台。公台他托末将给大王带句话。”

波彦示意吕布坐下慢慢说:“哦?陈公台有何话说?但讲无妨。”

吕布坐回席上,继续道:“公台让末将转奏大王,河南尹所属各地的迁民安置之事,已全部完成。各县均已按照朝堂章程,为新迁百姓划分了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