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波昶理政(2 / 2)

时值深秋,丹桂飘香。大汉天子刘协的车驾,在波昶领着明国一众文武大臣的迎接下,缓缓进入明国临时的王都。街道两旁,明军士兵肃立护卫,一直到天子所住府邸。

波彦从长安西征前,便命刑道荣领亲军把大汉天子护送到丹阳宛陵。此处乃波彦经营多年的根基之地,城防坚固,民心归附,密不透风,不惧天子刘协整出什么幺蛾子。

将天子留在长安,大军远征,终究不是稳妥之举。波彦深知刘协身边仍有一些忠于汉室的老臣,若趁大军西征之际密谋生事,恐误大事。

波昶身着朝服,立于众臣之前。见天子车驾至,他稳步上前,躬身行礼:“臣波昶,恭迎陛下。”

车帘掀起,刘协探出身来。这位年轻的皇帝面色略显苍白,眼中带着几分不安,强自镇定道:“平身。有劳王太子远迎。”

又有几分羡慕眼前比自己小几岁的波昶,背后有父亲波彦撑腰,一位王太子权利比自己这个天子大多了。自己被带到宛陵,今后真的是一位真正傀儡了。

“陛下舟车劳顿,请入城歇息。宛陵已为陛下备好行宫,一应俱全。”波昶还是恭敬说道,给足大汉天子颜面。

当天子车驾进入临时改建的行宫后,波昶立即向母亲明王后陶贞请来兵符,调遣宛陵大营兵马,里里外外牢牢看守住天子行宫,以防变故。

回到明王府,波昶即刻投入政务之中。虽然年纪尚轻,但他从小读书又随父听政,早已熟悉治国理政之道。他端坐案前,仔细阅起各部各司及各地送来的奏章。

首先展开的是民部上书。奏章中详细禀报了明国治下的人口情况,明国治下去岁因承平许久,百姓只缴地税,无苛捐杂税,户户有余粮,新生儿超百万,加之新入之地,人口逼近三千万人,户有三百八十万余。

又说到司凉二州人口稀少,可利诱迁部分人口稠密之县的百姓往司凉二州分地定居。

看着明国掌握的人口,波昶嘴角微扬,轻声自语:“大汉一半以上人口都被明国掌控,这天下迟早是父王的。”他深知人口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有人才有一切,人越多国家越强大,兵马越多,纳税越多。

国家钱粮多了,才好办大事。

他继续阅读民部奏章,了解耕田亩数。得知明国治下耕地每年都在增加,百姓都在热情开荒,今岁秋收各地地税也在陆续入库,民部已派遣官员奔赴各地核查。

慢慢看完民部所奏之事,波昶又取来兵部奏章。兵部禀报今岁征兵已经完成,各地退役将士安排妥当,战死将士抚恤,已核查无误,只待民部调拨。

随后,他翻阅各地送来的奏章,发现不少共通问题。许多郡县上报野外常有野兽出没,致多人伤亡,请求联合各地县衙衙役领乡勇除猛兽,恢复地方平静。还有不少地方缺柴薪烧水做饭,百姓生活颇为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