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袁绍决断(1 / 2)

沮授以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等理由,极力劝说袁绍迎回天子。

他还以古为鉴,列举了晋文公迎周襄王、高祖为义帝发丧等事,向袁绍说明这些举措都为他们取得霸业奠定了基础。

沮授认为,袁绍若能迎回天子,便可占据天下大义,名正言顺地讨伐那些不臣之人。

袁绍对沮授的建议深以为然,本已决定发兵司隶,迎接天子前来邺城。

然而,就在此时,郭图站出来反对。他指出,汉室如今已衰微不堪,迎回天子不仅无法带来益处,反而会受到朝廷礼仪的束缚。

郭图的话引起了袁绍的深思,正当他犹豫不决之际,淳于琼也站出来附和郭图的观点。

淳于琼说道:“明公迎回天子后,今后无论做何事都需向朝廷禀报,这岂不是自降威严?”

“而且,倘若朝廷不同意明公所奏之事,难道明公真的要听从朝廷的旨意?如此一来,朝廷岂不是分走了明公的权力?”

“明公啊,那何必如此辛苦?”

“这几年风风雨雨,四处奔波,麾下的将士们死伤无数,才好不容易打败了公孙瓒,将他围在易县。占据了这北方四州之地,成为了一方霸主。”

“依吾看,如按照沮授所说迎回天子,干脆把明公治下之地交还给汉室皇帝,吾等大家都把官印一挂,各自回家去种地算了。”

袁绍听了这话,心中不禁一动,觉得郭图淳于琼二人所言似乎又有些道理。便想放弃迎回天子。

然而,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沮授等人却又纷纷站出来,力陈迎回天子的种种好处,这让袁绍的心中更加纠结了。

这几日来,袁绍被沮授等人的各种言论弄得头昏脑胀,一会儿觉得应该迎回天子,一会儿又觉得还是不迎天子更为妥当。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袁绍在这件事情上反复横跳,始终下不了决心。

最后,袁绍实在拿不定主意,只好派人去渤海郡请回许攸,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一些关于迎回天子这事的看法与建议。

许攸眼见如此重要的大事,袁绍竟然将他召回邺城,并且向他询问计策。这一举动让许攸深感袁绍对他的重视,心中不禁有些得意。

只见许攸面带微笑,轻轻地抚摸着自己的胡须,在众人面前不紧不慢地说道:

“禀明公,迎天子这事其实并不急迫。吾等当前最为重要的大事。应当是攻破易县,将公孙瓒彻底消灭。只有这样,吾等才能真正统一北方,成就大业。”

许攸对北方之事分析道:“公孙瓒如今龟缩在易县,不仅高筑城墙,深挖壕沟,还囤积了无数的粮草,足够支撑数年之久。易县便变得易守难攻,吾等想要攻克它绝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