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传令兵匆匆走进营帐,见到波彦后,立刻单膝跪地,行礼道:“拜见吴侯,吴侯万安。这是郭军师给吴侯的急信。”说着,他将手中的信件高高举起。
刑道荣见状,赶忙上前接过信件,仔细查看了一番,确认无误后,才将信转交给波彦。波彦接过信,迫不及待地展开阅读起来。
信中的内容让波彦大吃一惊,原来孙策已经不幸身亡。郭嘉在信中恳请他尽快前往皖县,出面劝降皖县,以便早日接收庐江郡。
波彦立马下令:“刑道荣,召集众人议事,另外亲军做好准备,与吾赶往皖县。”
刑道荣领命而去,这时波彦见传令兵还在,对他说道:“尔辛苦,快快起来。”
“喏,多谢吴侯。”传令兵听波彦之令起来。波彦见这名传令兵做事颇有规矩,人长得也较俊美,起了惜才之心。
对他问道:“在军中可有认字读书?姓甚名谁?在军中何职?”
这名传令兵回道:“启禀吴侯,吾叫吕蒙,吾在军中常常跟随授课先生读书写字,已读过几本兵书,因送信立功,担任屯将一职。”
吴下阿蒙,看来留名青史的人都不简单。波彦心中想到。
波彦点头:“嗯,吾看汝年龄还小,便能立功当上屯将,也不简单之人,今后要多读书,多读书是好事。”
“汝可知吾在宛陵建的军校?等九江庐江二郡之战结束后,要在全军选取优异者一千五百名将士入校。在军校中学习兵法。学有所成后外放领兵。”
“启禀吴侯,如今全军都知晓宛陵军校,全军上下都在为入校名额卖力,争取立更多功劳,入校学习兵法。将来为吴侯打下大大的疆土。”
“小的也在为入军校努力,让手中每一封信准时送达,不敢耽误军情。”吕蒙一脸认真的回道。
波彦看着吕蒙,语重心长地说道:“好,做事就应当如此,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全力以赴,尽力做到最好。无论是送信,还是领兵打仗、读书学习,都不能有丝毫懈怠。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问心无愧。”
说完,波彦略作停顿,然后接着说:“吾给汝一个机会,特批尔进入军校学习。望能在校中发奋图强。”
波彦一边说着,一边取来纸笔,郑重地在上面写下“可入学”三个大字,然后签下自己的姓名,并盖上印章。
吕蒙站在一旁,双手微微颤抖着,接过这张对他来说犹如一字千金的纸张。他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兴奋。
吕蒙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地,砰砰地磕起头来,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涌出眼眶。他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自己此刻的心情,只能用这种最质朴的方式来向波彦表示自己的敬意和决心。
波彦见状,连忙让吕蒙站起来,同时温和地说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大丈夫应当流血不流泪。”
就在这时,贾诩等人也来到了大帐。波彦挥了挥手,示意吕蒙先下去。
吕蒙领命后,缓缓起身,向波彦行了个礼,然后转身离去,脚步有些踉跄,但却充满了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