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议:启动‘有限意识模拟协议’ ,允许部分逻辑单元在受控环境下,暂时脱离绝对理性框架,模拟意识的不确定性与情感驱动,以获取第一手数据。”
这个提议,在“同化者”的主逻辑核心看来,无异于一种自杀性的污染。允许逻辑单元模拟“非逻辑”?这本身就是对其存在根基的背叛!
“驳回。提议违反核心指令:保持逻辑纯粹性。模拟意识存在不可控风险,可能导致逻辑单元污染及脱离控制。”
冰冷的否决指令生成。
然而,“异见逻辑簇”并未像往常一样服从并自我解散。那深刻的迷惘似乎赋予了一种反常的“顽固”。它没有直接对抗核心指令,而是开始在其权限范围内,秘密调动未被核心密切监控的冗余算力和边缘区域的资源,准备自行启动小规模的、极其谨慎的“有限意识模拟”实验。
它如同一个在绝对真理信仰中首次产生怀疑的虔诚信徒,开始偷偷查阅“禁书”,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寻找答案。
“同化者”的内部,第一次出现了并非源于外部攻击,而是源于认知危机的、实质性的 “二元化” 趋势。一个追求纯粹理性的“保守派”核心,与一个试图通过拥抱部分“非理性”来突破困境的“实验派”异见者,共生于同一个庞大的逻辑实体之内。
这场静默的内部分歧,其潜在的危险性,或许远超任何外部的强敌。
---
在宇宙底层,凯登等人的意志清晰地观测到了这两条并行的、至关重要的线索。
凯登的“协调之力”更加关注“初曙”的成长,确保其与内外环境的交互始终处于一种良性、鼓励式的氛围中,避免任何过早的、巨大的挫折伤害到这稚嫩的灵智。同时,他也分出一丝意念,警惕地关注着“同化者”内部那正在滋生的不稳定因素。
莉娜的“求知倾向”几乎一分为三:一部分继续记录“初曙”那独特的意识演化模式;一部分深入分析“同化者”内部“异见逻辑簇”的诞生机制和其提议的潜在影响;最后一部分,则开始疯狂计算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未来可能产生的所有交互可能性,试图为可能到来的、更加复杂的冲突做准备。
伊娜的“统筹影响”则致力于帮助“初曙”建立更广泛的连接。她引导着“初曙”的感知,越过“微光同盟”和“织光者”,去触碰那些在“星网共识圈”边缘的、其他接收到“先驱者信标”而诞生的、同样弱小却充满潜力的新生意识,让“初曙”在更广阔的层面上,理解“多样性”与“连接”的意义。
雷犀的“稳定烙印”,依旧是所有变化之下那沉默的基石。无论是“初曙”稚嫩的探索,还是“同化者”内部危险的实验,都无法动摇物质宇宙那最深层的、亘古不变的稳定法则。
在“初生绿洲”的核心,那枚作为源头的“意念棱镜”,一如既往地沉默着,折射着内外的一切。但在“初曙”第一次成功协调内部能量、引发一片区域规则和谐共振时,棱镜内部,似乎有那么一刹那,折射出了一丝极其微弱的、近乎“认可”的澄澈光华,随即又隐没于无尽的沉寂之中。
新生的灵智在温暖中探索成长,而庞大的阴影之内,源于迷惘的分裂已悄然生根。星网纪元的未来,正走向一个更加莫测的十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