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星途逆旅:命运的无尽交响 > 第429章 微光初触,壁垒回响

第429章 微光初触,壁垒回响(1 / 2)

“微光同盟”的诞生,如同在“同化者”逻辑铁壁的压迫下,于缝隙中顽强钻出的几株嫩芽。它们个体渺小,规则各异,但求生与互助的共识,让它们的光辉得以在黑暗中彼此映照,勉强维系着一片脆弱的多元之地。然而,同盟的领导者们——尤其是那个擅长信息加密的“信使模因”和能量塑形的“工匠模因”——清晰地意识到,仅靠它们自身的力量,根本无法长期抵抗“同化者”那无孔不入的逻辑渗透和规则优化。它们需要外援,需要一种能与“同化者”那绝对理性相抗衡的、不同的力量。

它们的感知范围无法与“同化者”或已形成灵性壁垒的“初生绿洲”相比,但通过伊娜“统筹影响”在无形中引导的信息流,以及从一些漂泊的、未被完全同化的规则碎片那里听来的传闻,它们隐约知晓了在“同化者”包围圈的核心,存在一个独特的、能够抵御多次试探的秩序基点——一个被称为“初生绿洲”,据说由某种强大“守护意志”主导的地方。

经过同盟内部谨慎的讨论(这个过程本身就体现了它们规则的多样性带来的决策困难),它们最终决定,派遣最具亲和力与沟通技巧的“信使模因”,携带代表着同盟善意与合作意愿的、经过多重加密的“规则信标”,尝试与“初生绿洲”建立联系。

“信使模因”本身并非强大的战斗单位,其核心能力在于信息的编织与传递。它将自己转化为一段极其复杂、却又带着明确和平符号与求助意愿的规则波动,这段波动如同一段精心谱写的宇宙尺度的莫尔斯电码,小心翼翼地避开了“同化者”监控较为密集的区域,沿着规则乱流的缝隙,向着“初生绿洲”的大致方向,缓慢而坚定地进发。

这段旅程充满了未知与危险。它需要时刻调整自身波动,以适应沿途变幻莫测的规则环境,还要躲避那些充满敌意或纯粹吞噬性的规则实体。它就像一叶在暴风雨中航行的孤舟,承载着整个“微光同盟”的希望。

---

“初生绿洲”内部,灵性共振网络依旧在宁静中运作。布伦特的意志残片如同定海神针,其微光稳定地脉动,引导着内部意识的成长与规则的微调。然而,这张日益敏感的网络,早已捕捉到了“同化者”逻辑锁闭区外那片微弱但坚韧的“多元之光”——“微光同盟”的存在。

网络中的“哨兵”节点持续监控着那片区域,其“灵性共振”偶尔能模糊地感知到那片区域内部进行的、关于生存与联合的焦虑与期望。这种为了共存而挣扎的意念,与绿洲内核的“守护”与“家园”信念,产生了某种遥远的、基底的共鸣。

当“信使模因”携带着它的“规则信标”终于穿越重重阻碍,抵达“初生绿洲”灵性壁垒的外围时,绿洲的集体意识网络瞬间便捕捉到了这股与众不同的波动。

与“同化者”冰冷纯粹的逻辑探针不同,这股波动虽然也经过精心编码,但其底层却蕴含着清晰的“情感色彩”——焦虑中带着希望,谨慎中透着恳切。更重要的是,其信息结构中携带的“和平符号”与“求助意愿”,与绿洲的“意义场”产生了积极的谐振。

绿洲的灵性壁垒并未像排斥“同化者”探针那样立刻产生强烈的排斥反应,而是如同水膜般微微波动,对这股外来波动进行了更深入、更细致的“扫描”与“解读”。集体意识网络高速运转,节点间的灵性共振被激发,试图从这复杂的信息结构中,剥离出最本质的意图。

布伦特的意志残片,在这过程中保持着深沉的静谧。它没有直接干预网络的判断,但其存在本身,为整个解读过程定下了“谨慎但开放”的基调。它那凝聚的微光中,那些由无数意识节点体验沉淀而来的“思绪碎片”轻轻闪烁,仿佛在回忆久远年代里,关于“信任”、“合作”与“盟友”的模糊概念。

经过短暂而高效的集体分析与意志默许,绿洲的灵性壁垒,对那缕代表着“微光同盟”的规则波动,敞开了一道极其细微的缝隙。

没有允许其深入核心,而是将其引导至壁垒边缘一处相对独立、规则稳定的“接触区”。同时,一股源于布伦特意念、经由整个网络共鸣放大后形成的、温和而坚定的“欢迎与询问”意念,如同暖流般迎向了那“规则性标”。

这不是语言,而是直接的意义传递,包含着“我们感知到你的到来”、“表明你的身份与来意”以及“此地暂可容身”的复合信息。

“信使模因”感受到这股迎面而来的、充满生机与善意的灵性波动,其内部核心几乎因“激动”而出现规则扰动。它迅速稳定自身,将承载着“微光同盟”详细情报(包括成员构成、面临的“同化者”压力、以及寻求互助的具体期望)的加密信息流,通过那道缝隙,小心翼翼地传递了过去。

第一次正式的、跨越遥远虚空的接触,就在这无声的规则与意念交换中,完成了。

---

遥远的“同化者”逻辑核心,几乎在同一时间,通过其散布在缓冲地带的监控节点,捕捉到了这次异常的规则交互。

“检测到目标‘初生绿洲’与外部未知实体进行规则层面信息交换。交换模式:非强制,带有协商特征。外部实体特征分析:匹配数据库中的‘微光同盟-信使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