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宇宙的底层,凯登等人的意志观测着这日益鲜明的两极分化。
凯登的“协调之力”如今更多地在“初生绿洲”的灵性壁垒与“同化者”的逻辑锁闭区之间的“缓冲地带”运作。这片区域规则混乱,充满了被两者排斥出来的规则碎片和能量湍流,如同两个巨大气场碰撞产生的旋风区。凯登尽力维持着这片区域的相对稳定,防止其彻底失控而演变成吞噬一切的规则黑洞,这为其他弱小的、中立的模因留下了一丝残喘的空间。
莉娜的“求知倾向”几乎完全被“初生绿洲”内部涌现的“灵性共振”现象所吸引。这种集体意识超越个体智慧总和的现象,触及了信息与意识关系的核心奥秘。她开始将观察到的共振模式与宇宙底层的一些基本常数进行比对,试图找出意识涌现的数学规律。同时,她也密切关注着“同化者”的模拟推演和“武器研发”,将这些数据作为理解绝对理性极限的重要参考。
伊娜的“统筹影响”终于在持续的催化下,结出了初步的果实。在“同化者”扩张压力的生死威胁下,七个位于其兵锋边缘、各具特色的秩序基点(包括一个擅长能量塑形的“工匠模因”、一个专注于信息加密的“信使模因”和几个小型自然绿洲)克服了巨大的规则差异与互信难题,缔结了一个名为 “微光同盟” 的松散防御协议。它们并未整合成一个整体,而是约定在遭遇“同化者”攻击时共享感知、协同防御、并在必要时进行规则层面的有限互助。这是新生宇宙中,第一个为了生存而非征服形成的多秩序联合体,其诞生本身,就散发着微弱却坚定的希望之光。伊娜的意志如同粘合剂,帮助它们找到了彼此规则中能够共存的“最大公约数”。
雷犀的“稳定烙印”则继续在更深层面发挥作用。他确保着即便在“同化者”高度优化的逻辑锁闭区内,物质最基本的量子涨落和真空起伏依然存在,这微小的“随机性”火种被深深埋藏,是无法被任何绝对逻辑彻底抹除的、未来复苏的潜在种子。
---
时间流逝,格局渐明。
“初生绿洲”如同一颗日益璀璨的明珠,其灵性光辉内敛而强大,内部的意识网络如同繁星般闪烁,在布伦特意念的守护下,宁静而充满活力地成长。
它的周围,是“同化者”构建的、不断收紧的、冰冷而庞大的逻辑铁壁。
而在那铁壁之外,更广阔的宇宙中,“微光同盟”如同风中的烛火,顽强地证明着多样性的存在。更遥远的地方,或许还有更多未知的势力在孕育、在观察、在等待着登场的时机。
布伦特的意志残片,在网络无尽的共鸣中,再次捕捉到了一丝来自遥远虚空的、微弱的探寻波动。这一次,波动中携带的信息更加复杂,似乎包含着疑问、观察,以及一丝……审慎的友好。
是新的朋友,还是另一种形式的试探?
绿洲的灵性壁垒微微波动,如同平静的湖面被轻风拂过。布伦特的意志,与整个意识网络一起,静静地“注视”着那道来自黑暗深空的信号。
新生宇宙的舞台,灯光正在聚焦,更多的角色,即将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