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山里那点破事 > 第125章 匠心筑就千秋固,薪火相传一脉承

第125章 匠心筑就千秋固,薪火相传一脉承(1 / 2)

第125章:匠心筑就千秋固,薪火相传一脉承(周末正常加更)

村里又是一群人结伴离开了,晨雾尚未散尽,通往临乡工地的土路上脚步声杂乱。

汪细能和崔咏梅站在工棚前,等待着工友们的回归。

这两个月来,他们吃着沈老爷子精心调配的草药,每日只需在工地上巡查几圈,竟真把原先黑瘦的面庞养得白润了些。

崔咏梅捏了捏自己终于有些肉的手腕,轻声道:细能,你瞧我这胳膊,都快赶上还在娘家那会儿了。

汪细能笑着打量妻子,自己也摸了摸圆润不少的下巴:沈老爷子的药真是神了,连我这糙汉子都养出双下巴了。

日头升高时,大部队归来,工地上顿时喧闹起来。

汪细能第一时间找到正在清点物资的哥哥汪细卫,他从腰间解下一串门锁钥匙,郑重地交到哥哥手中。

哥,库房钥匙共五把,材料清单在记账簿第二页夹着。

他压低声音,黄村长前日来要两根杉木,我没给,说等你回来做主,这事记在账簿最后一页了。

汪细卫接过钥匙,重重拍了下弟弟的肩膀:你做得对,东西是师傅掏钱买的,没有我们私自送人的道理。

这时李池卫背着双手踱步而来,老人今日穿了件洗得发白的劳动布袄子,目光在兄弟俩身上转了一圈:这两个月,出没出什么岔子?

汪细能挺直腰板,从怀里掏出个牛皮纸封面的本子:师傅,都是些小事。有人要从桥上过我给拦下来了;张家媳妇临盆借用板车给送到医院了;苟家小子来偷摸拉沙子,给咱拦住了。

他翻开本子,一桩桩都记着呢。

李池卫翻看着工整的记录,嘴角渐渐扬起笑意。

他忽然抬手拍了拍汪细能的肩膀,力道大得让年轻人晃了晃:好小子!这才像个男人的样子!

老人的手掌粗糙如树皮,成了家立了业,就得这样顶事才行!

多谢师傅教诲,谢谢师傅给机会。汪细能声音有些发哽,偷偷瞟了眼身旁的哥哥。

只见汪细卫嘴角含着笑,悄悄对他竖了个大拇指。

李池卫沉吟片刻,目光投向远处起伏的山峦:你们的家事,本来轮不到我多嘴。

他转回身来,目光如炬,但细卫是我徒弟,我今日就托个大,多说两句。

汪细能连忙躬身:师傅请讲。

古话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说的是要记着父母的生养之恩。

老人声音沉了下来,但你娘的性子,咱们村谁不知道?你哥如今分家单过,逢年过节回去尽孝便是。你们小两口往后还要长久相处,我送你两句话——守经达权、敬而不辨

汪细能喃喃重复着这八个字,手指无意识地搓着衣角,脸上渐渐泛起窘迫的红晕。

师傅……我、我小学毕业就没念了,这话是啥意思?能不能……说得明白些?

李池卫长叹一声,从兜里摸出旱烟袋。

他慢条斯理地卷好烟叶点燃,烟雾缭绕中声音变得柔和:权是变通的意思。不是原则性的事,顺着父母的心意无妨。但关系到根本的大事……

老人突然提高声调,烟杆重重在石头上磕了磕,你得有自己的主张!这是做人最起码的骨气!

汪细能屏住呼吸,只见师傅目光深邃,仿佛眼里充满了无限智慧。

敬而不辨李池卫语气转缓,父母做得不对,可以劝谏。若是不听……

他吐出一口烟圈,烟雾中眼神变得深远,保持尊敬,但不必争辩。闹得鸡飞狗跳的,反倒不美。

汪细能怔怔站在原地,忽然眼前一亮:我明白了!就像我哥,他从来不和爹娘争吵,只是自己替爹娘做事情,既全了娘的面子,也没让嫂子为难!

李池卫哈哈大笑,烟杆差点掉在地上:你个猢狲!倒会举一反三!

笑罢正色道,正是这个理。好了,自己回去和咏梅好生琢磨吧。老人背着手踱开去,鼻子里居然哼起采茶戏。

汪细卫都愣了,多少年没听过师傅哼这调了?今天居然哼起了这个?

汪细能望着师傅佝偻却挺拔的背影,忽然觉得心头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在这暖暖的阳光里,他把这些话在心里翻来覆去地咀嚼,脚步不由得轻快起来:这道理,可以和咏梅好好说道说道……

潘高园抹了把额头的汗,对着正在清点碗筷的杨春燕和崔咏梅喊道:“春燕,你去把墙角的土豆削了;咏梅,你看看盐还够不够,我这手里都是面腾不开!”

厨房里热气蒸腾,一大锅开水正在灶上翻滚。

杨春燕一边麻利地削土豆皮,一边叹气:“这荒山野岭的,新鲜菜可真难买。园嫂子,要不我再去看看有没有野荠菜能挖点?”

潘高园摇摇头:“别费那劲了,大家都饿着肚子呢,这点白菜将就着用,下午联系送菜的过来送菜。”

她抡起菜刀,帮着崔咏梅将腊肉切成薄片,“今天就简单点,煮锅面条,炒个土豆酸菜腊肉凑合一顿。晚上我再给大家好好整几个菜。”

崔咏梅从橱柜深处扒拉出一袋盐,笑道:“嫂子这手艺,就是煮面条也香得很哩!”

说着她舀起一勺猪油下锅,腊肉在热油里滋滋作响,浓郁的香味瞬间飘满了整个工棚。

这时工友们陆续整理好床铺和自己随身带来的行李。

大牛一屁股坐在自己的铺位上,冲着汪细能挤眉弄眼:“细能,你俩没趁我们不在,在我这铺上滚过床单吧?”

众人哄堂大笑。

汪细能也不恼,只嗤笑一声:“就你这猪窝,我去闻臭味嘛?我和咏梅可是讲究人,要滚也得回自己铺上滚不是?”

大家笑得更欢了,有人起哄道:“大牛你这是嫉妒人家小两口吧?”

大牛挠头嘿嘿直笑:“可不是嘛,俺媳妇还在老家呢!可没细卫哥细能这样的福气!”

说笑间,面条煮好了,炒腊肉的香气越来越浓。

潘高园吆喝一声:“开饭啦!”

八十来个工友们立刻围了上来,人手一个大海碗,排队盛面。

土豆酸菜腊肉浇头往热面上一铺,油光锃亮,还有些临时买来的白菜,让人食欲大动。

吃完饭,工地上响起哨声。

汪细卫已经站在高处开始派活:“刘叔,带五个人下河清理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