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古刹遇故影(2 / 2)

半个月后,宫里多了位兰才人——陛下对外只说是寻回了流落在外的远房表妹,赐姓兰,册封为才人,住到了偏僻却清净的长信宫。没人知道她就是当年的宫女阿若,除了陛下和他最信任的秦风。

阿若,不,现在该叫兰才人了。她初入宫时,走路都怕踩碎地上的影子。青禾是陛下派来的宫女,看着她对着满桌的锦衣华服发呆,忍不住道:“姑娘,这些都是您的了。”

兰才人摸着料子柔软的宫装,轻声道:“太扎眼了。”她还是习惯穿素色的衣裳,发髻上只插一支简单的木簪,却偏偏生得清丽,在姹紫嫣红的后宫里,反倒像株让人移不开眼的白梅。

可树欲静而风不止。她刚住下三日,就有人“不小心”将滚烫的参汤泼到她手背上,是贤妃宫里的掌事姑姑,嘴里说着“恕罪”,眼里却满是轻蔑。

“才人妹妹莫怪,”姑姑皮笑肉不笑,“这参汤是贤妃娘娘赏的,许是太烫了些。”

兰才人看着手背上迅速红肿的痕迹,没说话,只是用清水冲洗。青禾气得发抖:“你敢欺辱才人!”

“不敢不敢,”姑姑瞥了眼兰才人平平的小腹,“只是听说妹妹身子弱,怕是消受不起这参汤。不像我们娘娘,刚得了陛下赏赐的东珠,正得圣宠呢。”

这话戳在痛处。兰才人虽怀了孕,却因身份低微,至今没敢告诉外人,陛下也嘱咐过暂时保密。

待姑姑走后,青禾急道:“姑娘,您就任由她们欺负?”

兰才人望着窗外的月光,指尖轻轻覆在小腹上:“现在还不能。”她知道,在这宫里,眼泪和退让换不来怜悯,只会让人觉得你好欺负。她必须忍着,等孩子安稳了,等自己有了站稳脚跟的力气。

可麻烦接踵而至。送来的饭菜里偶尔会出现虫子,窗台上半夜会传来怪响,甚至有小太监故意在她门前说闲话,影射她是“庵堂里出来的野路子”。

兰才人都忍了,只是夜里会对着月光发呆。她想起甘露庵的银杏叶,想起陛下修补屋顶时笨拙的样子,心里就多了些力气。

直到那日,贤妃带着一群宫娥路过长信宫,看到兰才人在廊下晒太阳,突然笑道:“妹妹这院子倒是清净,就是太素净了些。来人,把我院里那盆‘一丈红’挪来,给妹妹添点颜色。”

“一丈红”是极艳的花,却也是后宫里的忌讳——传闻此花吸阴,对孕妇不利。

兰才人猛地站起身,挡在门口:“多谢娘娘好意,只是臣妾闻不得浓郁的花香,怕是要辜负娘娘美意了。”

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贤妃愣了一下,随即冷笑:“怎么?妹妹这是不赏脸?”

兰才人缓缓屈膝,却依旧挡着门:“臣妾不敢。只是陛下昨日刚嘱咐过,让臣妾好生静养,若是扰了胎气,怕是不好向陛下交代。”

她第一次搬出陛下,也第一次隐晦地提了“胎气”。贤妃的脸色瞬间变了,盯着兰才人的小腹,眼神阴鸷。

看着贤妃悻悻离去的背影,兰才人扶着门框的手微微发颤。她知道,这只是开始。后宫的刀光剑影,才刚刚向她露出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