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江哲推着行李箱、林晚星拎着装满礼物的袋子出现在出口处时,三个孩子立刻跑过去,陈志鹏喊着“外公外婆”,语安和语宁抱着他们的腿不肯撒手。江哲弯腰把双胞胎抱起来,林晚星则摸了摸陈志鹏的头,眼眶有些红:“我们回来啦,想外公外婆了吗?”他们的声音里带着些许沙哑,显然是旅途劳顿,但看到眼前的亲人,疲惫似乎都消散了。
“想!”三个孩子异口同声,江念初走过去,把外套分别披在父母身上,又把护膝递给陈屿:“爸、妈,一路辛苦了,爸您的膝盖疼不疼?”
江哲摇摇头,笑着说:“不疼,看到你们就什么都忘了。”林晚星则从袋子里拿出海底世界立体拼图,递给语安和语宁:“来,外婆给你们带的拼图,回去咱们一起拼。”
一家人走出机场时,阳光正好,洒在每个人身上,温暖而明亮。陈志鹏跟外公外婆讲着学校的事,语安和语宁抱着拼图叽叽喳喳,江哲和林晚星偶尔插几句话,林晚星还时不时叮嘱孩子们慢点跑,车厢里满是欢声笑语。江念初看着身边的父母,他们虽然退休了,头发也白了些,但眼神里的光彩依旧——那是对生活的热爱,是对孩子的牵挂,更是对亲情的珍视,从未因为退休而减少半分。
回到家,江哲和林晚星刚放下行李,三个孩子就拉着他们去看客厅里的惊喜——语安和语宁把串起来的画挂在了沙发上方,五颜六色的画纸随风轻轻晃动,每一幅都画着他们对“外公外婆”的想象:有外公演讲、外婆鼓掌的场景,有外公外婆带着他们去海边捡贝壳的画面,还有全家围在一起给外公过66岁生日的场景,蛋糕上插着“66”的蜡烛。
“外公外婆,你们喜欢吗?”语宁拉着林晚星的衣角,小声问,眼里满是期待。
江哲和林晚星蹲下来,仔细看着每一幅画,手指轻轻拂过画纸上的线条,声音有些哽咽:“喜欢,太喜欢了,这是我们收到过最好的礼物。”林晚星还伸手把语安和语宁搂进怀里,指尖蹭过孩子沾着亮片的小手:“我们安安和宁宁手真巧,这小鱼和海星,比外婆在国外看到的海洋馆摆件还好看。”江哲则转头看向江念初和陈屿,嘴角带着笑意:“你们也跟着孩子们一起‘折腾’,倒把家里布置得比以前还热闹。”嘴上说着“折腾”,眼底的暖意却藏不住,连鬓角的银丝都仿佛染上了温柔的光。
陈屿笑着递过两杯温水:“爸、妈,孩子们盼了你们快一个月,这些画都是他们每天放学就趴在地毯上画,连周末的动画片都顾不上看,画了整整两周才串好。”江念初也补充道:“鹏鹏还特意查了国外演讲台的样子,说要把外公画得‘特别厉害’,连台下外国老师的头发颜色都仔细选了彩笔。”
江哲接过水杯,目光落在陈志鹏身上,伸手摸了摸他的头:“鹏鹏画的外公,比外公本人还精神。对了,你上次说要把画贴在旅行日记里,咱们明天就一起整理,好不好?”陈志鹏立刻点头,眼睛亮得像藏了星星:“好!我还要把舅舅家的小弟弟画进去,等去了哈尔滨,再让小弟弟的手印也留在日记里!”
休息了半小时,林晚星想起行李箱里的礼物,拉着江哲一起打开:“念念,这是给你的‘性别标签认知拼图’,还有那几本教育书,你爸在飞机上还在给书里的案例画重点,说你课堂上能用得上。”她又把一包国外的红茶递给陈屿:“你爱喝茶,这个是当地老字号的,你爸特意跟茶馆老板多买了两包。”最后从袋子里掏出一套宇宙科普绘本,塞到陈志鹏手里:“知道你最近迷上了星星,这书里有好多星球的大图,你外公还帮你标了拼音,怕你有不认识的字。”
三个孩子抱着礼物,高兴得在客厅里转圈,语安和语宁拆开立体拼图的包装,立刻拉着林晚星坐在地毯上:“外婆,我们现在就拼好不好?拼完正好能挂在墙上,等去哈尔滨的时候,带着给小姨和小弟弟看!”林晚星笑着点头,指尖捏起一块拼图碎片,耐心地教孩子对准接口,江哲则坐在旁边,翻开那本旅行日记,给陈志鹏讲起国外的见闻——从图书馆里比人还高的书架,到街头卖热巧克力的小摊,连公交车窗上贴的卡通贴纸都记得清清楚楚。
晚饭时,江念初做了满满一桌子菜:江哲爱吃的红烧肉炖土豆,林晚星念叨了好久的凉拌海带丝,还有孩子们爱吃的糖醋排骨。陈屿打开一瓶低度酒,给江哲倒了小半杯:“爸,您跟妈这次去国外辛苦了,这酒解解乏,等去了哈尔滨,舅舅肯定还要跟您喝两杯。”江哲接过酒杯,抿了一口,看向林晚星:“你还记得吗?上次去朝阳家,他非要跟我比酒量,结果自己喝多了,抱着团团的小被子说要‘给小外甥暖床’。”林晚星忍不住笑:“怎么不记得,晓晓还拍了视频,现在还存在我手机里呢。”
饭吃到一半,林晚星忽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的纸:“对了,念念,这是我给雨彤列的孕期注意事项,上次跟她视频,她说总担心吃错东西,我就找国外的医生朋友问了些常识,你到时候帮我转给她。还有团团的小衣服,我在国外的母婴店挑了两件纯棉的,软乎乎的,正好现在穿。”江念初接过纸条,上面的字迹工工整整,连“每天吃一个苹果”这样的小事都标了重点,心里一阵发热——母亲总是这样,不管走多远,都把亲人的小事记在心上。
饭后,江哲陪着陈志鹏整理旅行日记,林晚星则和江念初坐在阳台聊家常。晚风带着初秋的凉意,吹得阳台的绿萝轻轻晃动。林晚星看着楼下的路灯,轻声说:“这次去国外,我总想起你外公外婆还在的时候,那时候你舅舅才十几岁,总跟着你外公下棋,现在一转眼,他都当爷爷了,雨彤也快当妈妈了。”江念初握住母亲的手,指尖传来熟悉的温度:“等咱们去了哈尔滨,就能好好跟舅舅一家聚聚,您也能跟舅妈聊聊家常,比在国外时热闹。”林晚星点点头,眼里满是期待:“我还想尝尝晓晓做的酸菜白肉,上次吃了一次,到现在都忘不了那个味儿,还有她腌的糖蒜,配粥正好。”
第二天一早,江念初带着江哲去医院做体检,陈屿则在家帮林晚星收拾去哈尔滨的行李。林晚星把给林朝阳的茶叶装进行李包,又把给许晓晓的丝巾叠得整整齐齐,还特意把团团的小衣服放在最上层:“到时候一见面就能给晓晓,省得她还要翻行李。”陈志鹏则趴在旁边,把自己画的“全家福”塞进旅行日记,又在封面上写下“江家&林家 幸福日记”,歪歪扭扭的字迹里满是认真。
体检结果出来,医生说江哲的膝盖只是轻微劳损,注意保暖和休息就好,林晚星的身体也没什么大碍,一家人都松了口气。回去的路上,江哲看着车窗外的街景,笑着说:“这下能安心去跟朝阳下棋了,上次输了他还总念叨,这次我可得好好跟他比一比。”林晚星笑着打趣:“你啊,都退休这么多年了,还跟小孩子似的争输赢。”
出发去哈尔滨的那天,天刚亮,许晓晓就发来微信:“姐,我炖了酸菜白肉,还烙了糖饼,你们到了直接来家里吃午饭,不用在外头吃饭!”林晚星回复完,把手机递给江念初:“你舅妈就是实在,知道咱们今天到,一早就开始忙活。”江哲则把棋盘放进后备箱,又仔细检查了一遍护膝:“可不能忘了这个,哈尔滨比咱们这儿冷,膝盖可经不起冻。”
车子驶上高铁,三个孩子趴在窗边看风景,陈志鹏还拿着旅行日记,跟江哲一起标注沿途的城市:“外公,你看,过了这站就快到哈尔滨了,舅舅说哈尔滨的房子有尖尖的顶,像城堡一样!”林晚星则靠在江哲肩上,看着窗外掠过的田野,轻声说:“等咱们从哈尔滨回来,春天再去乡下看看你哥,去年他说院子里的桃树结了好多果,咱们去摘桃,也让孩子们尝尝乡下的果子。”江哲点点头:“好啊,退休了就该这样,走走亲戚,陪陪孩子,比在学校时还踏实。”
高铁到站时,哈尔滨的天空飘着淡淡的云,风里带着初秋的清爽。刚出高铁站,就看到林朝阳和许晓晓站在出口处,林朝阳手里抱着团团,许晓晓则提着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刚烤好的糖饼。“姐!姐夫!”林朝阳看到他们,立刻挥手,声音里满是欢喜,“可算把你们盼来了,团团还在车里跟我说‘要见外公外婆’呢!”
许晓晓拉着林晚星的手,把糖饼递过去:“刚出炉的,还热乎着,孩子们先垫垫肚子,家里的菜还在炖着。”林晚星接过糖饼,咬了一口,熟悉的甜味在嘴里散开,眼眶有些发热:“还是你做的糖饼好吃,比国外的甜点还对胃口。”
江哲凑过去看团团,小家伙裹着软乎乎的小棉袄,睁着圆溜溜的眼睛,伸手就去抓江哲的衣角。江哲小心翼翼地把他抱起来,动作轻得像怕碰坏了宝贝:“这孩子长得真精神,跟朝阳小时候一个样。”林朝阳笑着说:“姐夫,您可别夸他,这小家伙现在可调皮了,半夜还醒了要找奶奶。”
一家人说说笑笑地往车上走,陈志鹏拉着林朝阳的手,叽叽喳喳地讲旅行日记里的故事;语安和语宁则围着许晓晓,问小弟弟会不会唱儿歌;江念初和林晚星走在后面,聊着雨彤的近况。阳光洒在每个人身上,把影子拉得长长的,像一条无形的线,把两家人紧紧系在一起。
到了林朝阳家,院子里的玉米囤堆得高高的,墙上挂着晒干的红辣椒,满是东北小院的烟火气。林雨彤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手轻轻护着肚子,看到他们进来,立刻站起来:“大姑、大姑父,你们可算来了!”林晚星连忙走过去,扶着她坐下:“快别站着,你现在身子重,可得小心些。”说着,从包里拿出孕期注意事项和营养品:“这是我给你找的常识,你照着看看,有不懂的就问我,营养品记得每天吃,对孩子好。”
午饭时,许晓晓端上满满一桌子菜:酸菜白肉冒着热气,锅包肉金黄酥脆,还有喷香的东北乱炖和凉拌黄瓜,每一道都透着家常的暖意。团团被放在婴儿车里,睁着眼睛看大家吃饭,偶尔发出咿呀的声音,引得大家都笑。语安夹了一块糖饼,递到许晓晓嘴边:“舅妈,您做的糖饼太好吃了,比妈妈做的还甜!”许晓晓笑着张嘴,眼里满是欣慰:“喜欢就多吃点,锅里还有好多,管够!”
饭后,江哲和林朝阳搬着棋盘坐在院子里,陈志鹏趴在旁边当“裁判”,江念初则陪着林雨彤聊天,林晚星和许晓晓在厨房收拾碗筷,语安和语宁则围着婴儿车,轻轻哼着儿歌哄团团。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棋盘上,黑白棋子交错,伴着偶尔传来的笑声,把东北小院的午后衬得格外惬意。
林朝阳走了一步棋,笑着说:“姐夫,您退休后还去国外演讲,真厉害,我这天天在家带孙子,都快忘了外面的世界了。”江哲落下一子,摇摇头:“厉害什么,不过是做自己喜欢的事。你现在带孙子、种种菜,不也挺舒服?咱们退休了,怎么开心怎么来。”陈志鹏在旁边插话说:“外公还写了旅行日记,里面有好多国外的照片,舅公您要看吗?”林朝阳立刻点头:“当然要看,正好让我也开开眼界。”
傍晚时,许晓晓炖了鸡汤,端给林雨彤:“快喝点补补,你现在怀着孩子,可得多喝汤。”林晚星则坐在旁边,给团团喂温水,小家伙乖乖地张着嘴,偶尔还会伸手抓林晚星的头发,惹得大家笑个不停。江哲看着眼前的场景,忽然对林朝阳说:“咱们这样挺好,孩子们在身边,亲人也在跟前,比什么都强。”林朝阳点点头:“是啊,以前总想着忙工作,现在才明白,家人在一块儿才是最踏实的。”
该休息时,林晚星帮江哲把护膝戴上:“晚上气温低,别让膝盖着凉了。”江哲握住她的手,轻声说:“有你在,我这膝盖啊,就不疼了。”窗外的月光洒进房间,把两人的影子拉在一起,温柔得像一首慢歌。
接下来的几天,一家人在哈尔滨过得格外热闹。江哲和林朝阳每天都要下几盘棋,偶尔还会带着陈志鹏去附近的公园散步;林晚星则陪着许晓晓去菜市场买菜,帮着给团团做辅食,还跟林雨彤聊孕期的注意事项;江念初和陈屿则带着语安和语宁去中央大街逛,给孩子们买了哈尔滨的红肠和马迭尔冰棍,还拍了好多照片,说要贴在旅行日记里。
临走那天,许晓晓给他们装了满满一大袋东西:冻梨、冻柿子、自己腌的酸菜和糖蒜,还有给孩子们的哈尔滨红肠。林朝阳抱着团团,舍不得地说:“姐、姐夫,下次有空早点来,团团还没跟外公外婆待够呢。”林晚星摸了摸团团的脸,眼眶有些红:“我们会常来的,等雨彤生了孩子,我们再来看看。”
车子开动时,三个孩子趴在车窗上,朝林朝阳一家挥手:“舅舅、舅妈、小姨、小弟弟,再见!我们下次还来!”江哲和林晚星也朝他们挥手,看着渐渐远去的东北小院,心里满是不舍,却也充满了温暖。
林晚星靠在江哲肩上,轻声说:“这次来哈尔滨,比我想象中还开心。”江哲点点头,握住她的手:“以后咱们每年都来一次,看看朝阳一家,也让孩子们多跟亲人待待。”江念初从后视镜里看着父母,忽然想起小时候母亲常说的话:“亲人就是不管走多远,心里都记挂着的人。”如今她终于明白,所谓“远方的联结”,从来不是距离,而是藏在岁月里的牵挂——是父母退休后依旧惦记的亲情,是孩子们眼里期待的团聚,是两家人围坐在一起的欢声笑语,这些温暖,会一直陪着他们,走过往后的每一段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