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念熙看着屏幕里母亲温和的眉眼,鼻子微微发酸。她想起小时候,母亲总带着她去乡村学校,看着母亲给女孩们送新书包、新文具,听母亲跟校长说“每个孩子都该有平等的机会”;想起自己第一次在学校组织小型平等主题活动时,紧张得睡不着觉,母亲熬夜帮她改方案,还陪她去学校踩点,说“别怕,妈妈永远在你身后”。那些画面像老电影一样在脑海里闪过,让她更坚定了心里的想法:“妈,我会一直做下去的,就像你和爸爸说的,要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没有偏见的环境里长大,能勇敢做自己喜欢的事,不用因为性别就放弃自己的爱好。”
“外婆好!”陈语安突然凑到手机屏幕前,挥着小手,奶声奶气地喊,小脸蛋因为兴奋而泛红,“外婆,小姨的活动好好玩,我还在涂鸦墙上画了女生踢足球,小姨说我画得好!”林晚星看到小姑娘,立刻笑了,语气更软了:“安安真乖!外婆下次去看你,给你带你最爱吃的草莓蛋糕,还要给志鹏和语宁带他们喜欢的玩具,好不好?”
“谢谢外婆!”陈志鹏和陈语宁异口同声地回答,陈志鹏还特意跑回房间,把自己昨天画的“平等小超人”拿出来,举到屏幕前,认真地说:“外婆你看,这是我画的平等小超人,他有彩虹披风,能帮小朋友打破偏见,让男生女生一起玩玩具,一起做游戏!”林晚星看着画纸上穿着彩虹披风、举着“平等”小旗子的小超人,笑着说:“志鹏画得真好,比外婆小时候画的好多了。以后也要做个像小超人一样勇敢的孩子,看到别人有偏见,就勇敢地指出来,好不好?”“好!”陈志鹏用力点头,小胸脯挺得高高的,像个小男子汉。
挂了视频电话,苏敏已经把饭菜重新热了一遍,端上桌时还冒着热气:糖醋排骨色泽红亮,裹着浓稠的酱汁,轻轻一抿就能脱骨;红烧肉肥而不腻,炖得入口即化;番茄炒蛋酸甜可口,汤汁用来拌米饭正好;还有一碗玉米排骨汤,飘着金黄的油花,玉米的清香扑鼻而来。“快吃吧,菜都要凉了。”苏敏给江念熙夹了块最大的排骨,“你这段时间忙坏了,天天早出晚归的,多吃点补补。我特意给你留了半盘排骨,就怕被三个小馋猫偷吃光。”陈斌也给陈志鹏夹了块红烧肉:“志鹏今天在学校表现好,老师夸你认真听讲,奖励一块肉肉,以后还要跟小姨学,做个有爱心、懂平等的孩子。”
吃饭的时候,江念熙跟大家聊起了文化节的后续计划:“我想把这次活动的流程、物料清单、互动游戏指南都整理成一个‘活动包’,这样其他学校想搞类似的性别平等活动,就能直接拿过去用,不用再从零开始准备。还有,下周想组织一次线上分享会,邀请这次参与文化节的学校老师、家长,还有联盟的成员学校一起交流经验,看看大家有什么好点子可以改进。”
江念初立刻点头,放下手里的筷子:“这个主意好!联盟可以帮你推广‘活动包’,咱们现在有20所合作学校,先在这些学校试点,收集大家的反馈,效果好的话再慢慢推广到全省的学校。你要是需要整理资料、做ppt,我让联盟的志愿者一起帮忙,人多力量大,能快点把‘活动包’做出来。”
“小姨,我们也能帮忙!”陈志鹏突然放下筷子,举起手,眼睛亮晶晶的,“我和安安、语宁可以画‘活动包’里的插图!你不是说需要图片吗?我们可以画平等小超人、涂鸦墙,还有爸爸和小朋友一起跳舞的样子,肯定比电脑画的好看!”陈语安也跟着点头,嘴里还嚼着米饭,含糊地说:“我要画妈妈讲职业故事,还要画好多好多糖果,放在插图里,让小朋友们看到就开心。”陈语宁则拉着江念熙的衣角,小声说:“小姨,我也画,我画语安姐姐踢足球。”
苏敏和陈斌看着孩子们认真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苏敏放下手里的碗,说:“孩子们都这么有干劲,咱们做大人的更要支持。熙熙,要是需要打印资料、整理物料,跟妈说,妈在家没事,帮你分类、装订都可以。你陈斌叔叔认识社区的人,要是线下分享会需要场地,让他去跟社区主任说一声,社区活动中心又大又暖和,还能邀请邻居家的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让更多人知道性别平等的事,多好。”陈斌也跟着说:“对,我明天就去社区问问,要是能借到场地,咱们还能在现场摆个小展台,放些文化节的照片和手册,让大家直观地看看活动有多精彩。”
江念熙看着一家人热情的样子,心里像被温水泡过一样,软软的、暖暖的。她想起刚开始筹备文化节时,总担心人手不够,怕活动没人参加,怕家长不理解“性别平等”的意义,现在才发现,她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姐姐江念初的联盟做后盾,有姐夫陈屿的默默支持,有苏敏阿姨和陈斌叔叔的贴心帮忙,还有三个孩子的积极参与,甚至远在外地的父母,也在电话那头为她加油打气。这些家人的爱和支持,就像一束束光,照亮了她前行的路,让她更有勇气去坚持自己想做的事。
吃完饭,苏敏收拾餐桌,陈斌则带着陈志鹏、语安、语宁玩“平等小任务”的游戏——游戏规则很简单,每个人要说出一个“打破偏见”的小例子,比如“男生也可以喜欢粉色的文具”“女生也可以玩变形金刚”“爸爸也可以给孩子扎小辫”,说对了就能得到一颗草莓糖。江念初打开电脑,开始帮江念熙整理联盟学校的名单,还在文档里列出了“活动包”需要包含的内容:活动方案、物料清单、志愿者培训手册、亲子互动游戏指南、照片集锦……江念熙则坐在旁边,翻看着文化节的照片,把精彩的瞬间标记出来,准备放进“活动包”里。
暖黄色的灯光洒在每个人身上,勾勒出温馨的轮廓。窗外的夜色渐浓,小区里的路灯亮了起来,像一颗颗星星,点缀在黑夜里。陈志鹏的笑声、语安和语宁的嬉闹声、苏敏洗碗的水流声、陈斌温和的引导声、江念初敲击键盘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首最温暖的家庭交响曲。
江念熙拿起那本《校园文化活动案例》手册,再次翻开那些照片。她看着照片里爸爸们跳舞时的笑容,看着妈妈们分享职业故事时的自信,看着孩子们在涂鸦墙上肆意创作的快乐,突然明白,文化节的“回响”从来都不止于一个“最佳校园活动”的奖项,更在于那些被打破的偏见,那些被传递的善意,那些在孩子们心里种下的“平等”种子。这些回响,会像涟漪一样,慢慢扩散开来,影响更多的人,让更多的家庭、更多的校园,都能充满平等与尊重的阳光。
这时,陈志鹏拿着一颗草莓糖跑过来,递到江念熙手里:“小姨,这是爷爷奖励我的糖,我分给你一颗。爷爷说,好东西要一起分享,就像小姨把文化节的经验分享给其他学校一样,这样大家都能开心。”江念熙接过糖果,剥开糖纸,把糖果放进嘴里,草莓的甜味在舌尖散开,带着满满的幸福。
陈语安和陈语宁也跑了过来,手里拿着刚画好的画:“小姨,你看我们画的!这是你在文化节上给小朋友们讲故事的样子,这是爸爸和小朋友一起跳舞的样子,这是妈妈分享职业的样子!我们画得好不好?”江念熙接过画纸,看着上面稚嫩却充满爱意的线条——她的衣服被画成了粉色,手里拿着故事书;爸爸们穿着蓝色的衣服,围着孩子们跳舞;妈妈们站在讲台上,手里举着各种职业工具,心里瞬间被感动填满。她把三个孩子搂在怀里,轻声说:“谢谢你们,小姨的‘活动包’有了你们的画,一定会变得特别棒,其他学校的小朋友看到,也会喜欢的。”
江念初走过来,坐在江念熙身边,递给她一杯热牛奶:“别光顾着感动,咱们明天就开始整理‘活动包’的资料,争取下周就能在联盟学校试点。对了,陈屿刚才给我发消息,说他明天出差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