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掌心的刺 > 第398章 课堂里的种子

第398章 课堂里的种子(2 / 2)

她从讲台下拿出一叠彩色便利贴,分给每个学生:“现在,大家把别人对你说过的‘性别偏见’写在便利贴上,然后我们一起把它贴在黑板上,再用另一张便利贴,写下你真正想做的事,贴在旁边。”

学生们拿起笔,认真地写着。林溪在第一张便利贴上写“女生学航天太危险”,然后在旁边的便利贴上写“我想当航天工程师,研究宇宙”;赵宇写“男生当幼师太娘”,旁边配着“我想当幼儿园老师,教孩子玩科学游戏”;苏晓写“女生逻辑思维不行,学不好编程”,旁边是“我要拿全国编程比赛一等奖”。

很快,黑板上贴满了便利贴,红色的“偏见”和黄色的“梦想”交织在一起,像一幅特别的画。江念初看着这些便利贴,对学生们说:“大家看,这些‘偏见’其实很渺小,而你们的梦想,比它们大得多。以后再有人对你说‘你不行’,你就想想今天这堂课,想想木兰,想想那些‘现代木兰’,告诉自己——我能不能行,只有我自己能决定。”

下课铃响了,学生们却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围在江念初身边,叽叽喳喳地问着问题。林溪拿着航天工程专业的资料,眼睛里满是期待:“老师,我要是想考航天专业,现在需要做什么准备?”

“首先要把数学和物理学好,这是基础。”江念初耐心地给她讲解,“然后可以多关注航天新闻,看看相关的纪录片,培养自己的兴趣。最重要的是,别因为别人的话动摇,坚持自己的想法。”

苏晓也凑过来,手里拿着编程比赛的报名表:“老师,我报名参加下个月的编程比赛了,要是遇到难题,我能问你吗?”

“当然可以!”江念初笑着说,“我以前也学过一点编程,咱们可以一起讨论。不管最后能不能拿奖,只要你敢去尝试,就是胜利。”

学生们陆续离开教室,林溪走的时候,特意把写着“我想当航天工程师”的便利贴摘下来,小心地放进了书包里;赵宇则把“男幼师团队”的照片贴在了课本的扉页上;苏晓在编程报名表上,认真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江念初看着空荡荡的教室,黑板上还留着几张没被摘走的便利贴,上面写着“我想当女建筑设计师”“我想当男护士”“我想当女卡车司机”。她想起自己刚做老师的时候,父亲江哲跟她说的话:“教育就像播种子,你不知道哪句话会在孩子心里发芽,但只要你播下了‘平等’和‘勇气’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开出花来。”

傍晚的时候,江念初收到了林溪妈妈的微信:“江老师,谢谢您。林溪今天回家跟我说,她想考航天专业,还跟我辩论了好久,说女生也能搞航天。以前我总觉得女生应该找个安稳的工作,现在想想,是我太固执了,应该支持孩子的梦想。”

看着微信,江念初笑了。她想起课堂上林溪眼里的光,想起赵宇挺直的背,想起苏晓认真的样子——这些孩子,就像一颗颗被唤醒的种子,开始在心里萌发“我能行”的勇气。

晚上,江念初在教学日志上写道:“今天讲《木兰诗》,没有教太多文言知识,却和孩子们聊了‘性别与梦想’。原来打破偏见不需要多么激烈的言辞,只需要让他们知道,木兰的铠甲可以穿在每个追梦人的身上——女生可以当航天员、当工程师、当卡车司机,男生可以当幼师、当护士、当化妆师。教育的意义,就是帮他们撕掉身上的标签,让他们敢想、敢做、敢坚持。”

她合上日志,走到窗边,看着培训机构里亮着的灯光——数学教室里,老师正在给学生讲几何题,里面有女生在认真地画辅助线;英语教室里,男生们在大声地练口语,眼里满是自信;编程教室里,苏晓正对着电脑屏幕,专注地写着代码。

江念初知道,自己今天播下的种子,不会立刻开花结果,但总有一天,这些孩子会带着这份勇气,去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事——也许林溪真的会成为航天工程师,在太空中留下中国女性的身影;也许赵宇会成为幼儿园老师,用科学小游戏点亮孩子们的童年;也许苏晓会成为编程高手,用代码创造出改变世界的软件。

而她,会继续在课堂上播撒这样的种子,讲木兰的故事,讲现代女性的成就,讲男性打破偏见的勇气,让每个孩子都知道:能力不分性别,梦想没有边界。只要你敢想,就没有“不行”的事;只要你坚持,就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窗外的月光洒在讲台上,照亮了那本《乐府诗集》,也照亮了江念初心里的信念——她要做一个“播种人”,在每个孩子的心里,播下平等、勇气和梦想的种子,看着它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