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掌心的刺 > 第337章 校园里的回忆

第337章 校园里的回忆(2 / 2)

江逸晨看着大家热烈讨论的样子,想起李老师说的话:“你的梦想,不仅能让自己开心,还能让更多人受益。”他拿出手机,给李老师发了条消息,邀请阳光小学的孩子们也参与“童年校服回忆墙”的活动,让他们画出自己喜欢的校服,一起在设计展上展示。

李老师很快就回复了,说孩子们都特别积极,已经开始准备画笔和画纸,还会写一段“我喜欢的校服”的小短文。“逸晨,你知道吗?自从穿了你设计的校服,班里的孩子们都更自信了。小雨现在每天都穿着校服参加跑步训练,说‘终于不用怕裙子绊住脚了’;还有之前总觉得‘男生不能喜欢粉色’的小宇,现在敢穿粉色的校服上衣了,还说‘粉色特别好看’。”

江逸晨看着消息,心里满是温暖。他想起自己之前在设计系的课堂上,老师问大家“设计的意义是什么”,他当时回答:“设计的意义,是让每个人都能在衣服里找到自己,不用被性别、年龄、身份所限制。”现在,他终于用自己的设计,实现了这个意义。

傍晚,江逸晨背着书包走出工作室,路过学校的打印店时,又打印了几张阳光小学的集体照。他想把照片寄给小学时的美术老师——那位曾经说他“不切实际”的老师,想让他知道,小时候的梦想,真的能实现;他还想把照片寄给江念初和江念熙,让他们也分享自己的喜悦。

回到家时,江哲已经把他小学时的设计稿找了出来,整齐地铺在客厅的桌子上。江念初和江念熙也在,正拿着旧稿和现在的校服照片对比。“弟弟,你小时候的设计虽然简单,却已经有‘无性别’的雏形了!”江念初指着旧稿上的“男女同款”标注,笑着说,“我还记得,你小学时总跟我抱怨‘校服不好看’,没想到现在真的自己设计了校服,还回到了母校。”

江念熙拿起一张照片,看着里面穿校服的孩子们,眼眶有些发红:“我小学时也因为校服哭过,那时候学校规定女生必须留长发,穿裙子,我想剪短发、穿裤子,我妈却说‘女生就该有女生的样子’。要是那时候有你设计的校服,我肯定会更开心。”

江哲看着孩子们,脸上满是欣慰:“逸晨,你知道吗?你设计的不只是一套校服,更是给了孩子们‘自由选择’的权利。就像你小时候希望的那样,现在的孩子们不用因为性别放弃喜欢的事,不用因为别人的眼光隐藏自己的爱好,这就是你设计的力量。”

晚饭时,江逸晨还在跟家人聊阳光小学的孩子们。他说,李老师告诉他,有个孩子因为穿了自己喜欢的校服,第一次主动报名参加了演讲比赛;有个孩子把校服画成了彩虹色,说“这样每个人都能喜欢”。“我想,这就是我做设计最开心的事——不是得到多少奖项,而是我的设计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和自信。”

晚上,江逸晨坐在书桌前,打开电脑,开始整理“童年校服回忆墙”的方案。他把阳光小学孩子们的画稿、自己小学时的旧设计、同学们的童年校服照片,一一分类整理,还在旁边写下每个人的故事。他想起自己小时候在作文里写的话,又在电脑上敲下一行新的文字:“梦想不会过期,只要你愿意坚持,它总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回到你身边,给你惊喜。”

窗外的月光透过玻璃照进来,落在书桌上的旧笔记本上。江逸晨拿起笔记本,轻轻抚摸着泛黄的封面,仿佛能感受到小时候的自己——那个拿着画笔,在纸上勾勒梦想的小男孩。他知道,自己的设计之路还很长,但无论走多远,他都不会忘记初心——让每个人都能穿得自在、穿得开心,让衣服不再有性别标签,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自由地做自己。

第二天早上,江逸晨把“童年校服回忆墙”的方案带到工作室,跟同学们一起完善。他们决定,在设计展上,把回忆墙放在“无性别设计专区”的最显眼位置,让观众第一眼就能看到“从童年梦想”到“现实设计”的变化。张冉还提议,在回忆墙旁边放一台打印机,让观众可以打印自己喜欢的无性别设计图案,贴在衣服上,亲身体验“打破性别标签”的快乐。

江逸晨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又想起墙上的那张集体照——照片里的孩子们笑得那么灿烂,就像小时候的自己,对未来充满期待。他忽然觉得,所谓“梦想”,就是从一个小小的念头开始,经过无数次的坚持和努力,最终变成能温暖别人的现实。而他的梦想,从阳光小学出发,绕了一圈,终于回了家,还带着更多人的期待,走向了更远的地方。

离开展会前还有一周,江逸晨收到了李老师发来的包裹——里面是阳光小学孩子们的画稿和短文。有个孩子在短文中写道:“我喜欢江逸晨哥哥设计的校服,因为它可以让我穿裤子跑很快,也可以让我穿裙子转圈圈。我以后也要像哥哥一样,做一个能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

江逸晨把这篇短文贴在回忆墙的最中央,旁边放着自己小学时的作文。他看着这两篇跨越十几年的文字,忽然明白:梦想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代代人的传承——小时候的他,在李老师的鼓励下种下梦想;现在的他,用自己的设计,给更多孩子种下新的梦想。而这份传承,会像阳光一样,照亮更多人的路,让“无性别”“自由选择”的理念,在更多人的心里生根发芽。

开展当天,“童年校服回忆墙”成了最受欢迎的展区。很多观众在回忆墙前驻足,看着那些童年照片和故事,忍不住分享自己的经历。有位妈妈说:“我女儿总说不喜欢穿裙子,每次买衣服都要跟我吵架,看了这些设计,我才知道,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我一直用‘女生该穿什么’的想法限制她。”有个高中生说:“我一直想穿男生的运动服,却怕被别人说‘不像女生’,现在我知道,喜欢什么就该穿什么,不用在意别人的眼光。”

江逸晨站在回忆墙旁,听着大家的分享,心里满是成就感。李老师也带着阳光小学的几个孩子来到了展会,孩子们看着自己的画稿贴在墙上,兴奋地拉着江逸晨的手:“江哥哥,我们的画真的在这里!以后我们也要设计校服,让更多小朋友穿得开心!”

江逸晨蹲下来,摸了摸孩子们的头:“只要你们坚持自己的梦想,就一定能做到。就像我小时候一样,虽然很多人说我的想法不切实际,但我没有放弃,最后还是实现了梦想。”

展会结束时,江逸晨收到了很多观众的留言,有人说“以后会支持无性别设计”,有人说“会跟孩子说‘喜欢什么就穿什么’”,还有人说“想加入他的设计团队,一起做更多有意义的设计”。他看着这些留言,又看了看墙上的集体照,忽然觉得,自己设计的不只是一套校服,更是一座桥梁——连接着童年与成年,连接着梦想与现实,连接着每个人心里对“自由”“平等”的渴望。

夕阳西下,江逸晨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工作室。他最后看了一眼墙上的照片和那句“从这里出发的梦想,终于绕了一圈回了家”,心里忽然充满了力量。他知道,这不是梦想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未来,他还会设计更多无性别服饰,从校服到日常装,从儿童到成人,让更多人感受到“穿自己喜欢的衣服”的快乐,让“打破性别标签”的理念,传递到更多地方,照亮更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