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老家的初秋总带着清爽的凉意,清晨的阳光透过樱桃树的枝叶,在院子里洒下细碎的光斑。林晚星刚把洗好的衣服晾在绳上,手机就响了起来,屏幕上跳动着“陈编辑”的名字——是她出版小说《掌心的刺》时认识的编辑,自从去年小说再版后,两人已经有段时间没联系了。
“晚星,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电话那头的陈编辑声音格外兴奋,背景里能听到打印机工作的轻微声响,“你的《掌心的刺》被一家公益机构看中了,他们想把小说改编成公益短片,专门在乡村学校播放,目的是鼓励更多女生读书上学,你看怎么样?”
林晚星握着手机的手顿了顿,晾衣杆从指间滑到掌心,带来一丝轻微的凉意。她低头看着院子里追逐蝴蝶的江念熙和林雨彤,思绪突然飘回三年前写《掌心的刺》的那个冬天——当时她坐在深圳家里的书桌前,窗外飘着罕见的冷雨,键盘上的字一个个蹦出来,拼凑出主角林晓燕的故事:那个生长在北方乡村的女孩,因为家里重男轻女,小学毕业就被要求辍学打工,却靠着偷偷藏起来的课本,在柴房里自学,最终在老师的帮助下重返校园,考上大学,成为村里第一个女大学生。
“晚星?你还在听吗?”陈编辑的声音把她拉回现实。林晚星赶紧应声,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颤抖:“我在……我愿意,太愿意了。”她想起写小说时,母亲王秀兰曾坐在她身边,翻着草稿纸说:“这晓燕的遭遇,像极了我小时候邻居家的丫头,当年那丫头成绩多好,却被她爸逼着嫁了人,现在还在村里种地呢。”那时候林晚星就想,要是能让更多人看到这样的故事,或许能改变些什么。
挂了电话,林晚星还站在晾衣绳旁发呆。江哲走过来,接过她手里的晾衣杆,笑着问:“什么事这么开心?刚才听你说话声音都亮了。”林晚星把公益短片的事告诉他,话没说完,眼眶就红了:“你还记得我写《掌心的刺》时,总跟你说希望这书能有点用吗?现在真的要做成短片,给乡村的孩子们看了。”江哲伸手擦了擦她眼角的泪,轻声说:“我就知道,你的故事肯定能帮到别人。”
接下来的一个月,林晚星频繁地和公益机构的团队沟通。团队负责人李姐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说话干脆利落,第一次视频会议时,她就拿着《掌心的刺》的实体书,书页上画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我们团队读了这本书,都被林晓燕的韧劲打动了。现在很多乡村女孩还面临着辍学的风险,我们想通过短片,让她们知道,读书不是奢望,坚持下去就能看到光。”
为了让短片更贴近乡村孩子的生活,团队决定去林晚星的老家取景——哈尔滨周边的一个村子,那里的土坯房、老槐树、乡间小路,都和小说里描写的场景几乎一样。出发前,王秀兰特意给林晚星装了一袋子煮好的茶叶蛋:“去村里拍的时候肯定忙,饿了就吃点,别累着。对了,跟你们一起去的孩子,要是喜欢吃粘豆包,我再蒸点带着。”
短片的拍摄团队里有三个孩子——江念初、林宇泽,还有村里一个叫小花的女孩。小花今年10岁,读四年级,成绩很好,却因为家里有两个弟弟,父母总说“女孩子读书没用,不如早点回家帮衬”。李姐第一次见到小花时,她正躲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看旧课本,眼神里的渴望让人心疼,“让小花参与拍摄,就是想让更多像她一样的孩子,在短片里看到自己的影子。”
拍摄的第一天,团队来到村里的小学。操场还是土跑道,教室的窗户玻璃有几块裂了缝,用胶带粘着,黑板上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字迹有些褪色。江念初拿着速写本,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画着正在布置场景的工作人员,小花凑在她身边,小声问:“姐姐,这个短片拍出来,真的会给很多小朋友看吗?”江念初点点头,把画本递给她:“当然了,到时候你也会在里面,让其他地方的小朋友都认识你。”小花的眼睛亮了亮,手指轻轻拂过画本上的线条。
短片里有一场戏,是林晓燕躲在柴房里看书,被父亲发现后,课本被撕成碎片。拍摄地点就是林晚星小时候待过的那间柴房,道具组特意找来旧课本和煤油灯,还原小说里的场景。扮演林晓燕的小演员是村里的女孩玲玲,12岁,第一次拍戏,紧张得手心都是汗。林晚星蹲在她身边,给她讲小说里的这段情节:“晓燕那时候特别难过,但她没放弃,晚上又把碎片捡起来,一点点粘好,因为她知道,课本是她走出村子的希望。”玲玲点点头,眼里渐渐有了光,拍摄时,她抱着破碎的课本,眼泪掉在书页上,在场的工作人员都红了眼眶。
拍摄间隙,林晚星常和村里的女孩聊天。有个叫丫丫的女孩,11岁,已经学会了做饭、喂猪,她说:“我妈说,等我小学毕业,就去城里打工,给我哥攒彩礼。”林晚星把《掌心的刺》递给她,指着林晓燕的故事说:“你看,晓燕以前也面临过这样的事,但她坚持读书,最后考上了大学,能去更大的地方看看。你要是喜欢读书,就跟爸妈好好说,坚持下去,以后也能像晓燕一样。”丫丫捧着书,认真地读着,阳光透过柴房的窗户,照在她的脸上,格外温暖。
江哲也没闲着,他帮团队联系了自己之前参与的乡村教育公益项目,给村里的小学捐赠了一批图书和文具。林宇泽和江逸晨、江念熙一起,把图书搬到教室里,江逸晨拿着一本绘本,给村里的孩子讲故事:“你们看,这个小朋友也是乡村的,他通过读书,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江念熙则把自己的蝴蝶发卡送给小花:“这个给你,希望你像蝴蝶一样,能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短片拍摄完成后,进入了后期制作阶段。李姐把初剪版发给林晚星时,她正和王秀兰在厨房里包饺子。林晚星打开电脑,王秀兰凑在旁边看,当看到林晓燕重返校园,和同学们一起坐在教室里读书的画面时,王秀兰擦了擦眼角:“真好,要是当年邻居家的丫头能看到这个,说不定也能坚持读书。”林晚星握着母亲的手,轻声说:“现在看到的孩子,都会有希望的。”
两个月后,公益短片《掌心的刺》正式发布。发布会上,林晚星见到了很多乡村教育工作者,其中有个叫张老师的,在西部乡村教书二十多年,她握着林晚星的手说:“我们学校有很多女孩,因为家里的原因,随时可能辍学。这个短片,就像一束光,能让她们知道,读书不是白费力气,坚持下去就能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