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掌心的刺 > 第222章 公益奖项

第222章 公益奖项(2 / 2)

晚星接过奖杯,指尖触到水晶的冰凉,又感受到沉甸甸的重量。她看向台下:江哲举着手机记录,江念初在他身边比着加油的手势,赵慧兰轻轻拍着江念熙的背,江卫国举着相机,眼里满是骄傲。

“谢谢评委老师们的认可,也谢谢我的家人。”晚星握着话筒,声音沉稳而温柔,“十年前启动计划时,我把所有片酬都投了进去,经常一个月飞十几个城市。是江哲,每天等我回家帮我整理资料;是爸妈,帮我照顾孩子们,让我能安心奔波;念初小时候,总说我在帮姐姐妹妹‘造翅膀’,现在她长大了,还主动要给孩子们上美术课;逸晨和念熙也知道,妈妈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经常把自己的玩具和书捐给山区的小朋友。”

她顿了顿,想起小敏——那个曾被父母劝着辍学的女孩,如今已经考上了师范大学,说毕业后要回乡村当老师。“我们的计划里,有很多像小敏一样的女孩。她们生活在偏远乡村,面临资源匮乏、观念束缚,却从未放弃对知识的渴望。我们做的,就是给她们搭一座桥,让她们知道,性别不是限制,出身不是枷锁。”

晚星的目光转向台下的李娟:“还要感谢乡村的女教师们,比如李娟校长。她们是孩子们的引路人,我们不仅资助女孩上学,还为女教师提供培训,因为只有教师优秀了,才能更好照亮孩子们的路。”

掌声再次响起,江逸晨和江念熙也跟着拍起手。晚星举起奖杯:“这个奖杯是对过去十年的肯定,更是未来的期许。接下来,我们会把计划推广到更多乡村,也会带着孩子们常来,让他们学会传递温暖。”

“最后,我想把这个奖项送给所有乡村教育路上的同行者,送给我的家人,也送给所有心怀希望的女孩们。”晚星深深鞠了一躬,“谢谢大家!”

走下舞台,江哲第一时间迎上来,接过她手里的奖杯;江念初递来一杯温水:“妈,喝点水润润嗓子。”赵慧兰牵着江念熙走过来,小家伙扑进晚星怀里:“妈妈,奖杯好漂亮!我能摸摸吗?”晚星笑着点点头,把奖杯递到她面前。

李娟也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束野花:“晚星老师,恭喜你。看到你和家人这么支持公益,我更有信心了。”晚星接过花,笑着说:“李校长,明年念初要给孩子们上美术课,逸晨和念熙也准备了节目,咱们一起热闹热闹。”

盛典结束后,一家人赶往机场。车上,江念初跟晚星讨论着美术课的细节:“妈,我准备教孩子们画星空,让她们把自己的梦想画在星星上。”江逸晨举着平板:“妈妈,我还想拍个纪录片,记录孩子们的生活,让更多人关注乡村教育。”江念熙则靠在赵慧兰怀里,小声说:“奶奶,明天我要把奶糖分给每个小朋友,还要唱《小星星》给她们听。”

赵慧兰摸了摸江念熙的头:“好呀,咱们熙熙唱歌最好听了。明天奶奶给孩子们做些小点心,让她们尝尝奶奶的手艺。”江卫国看着窗外的夜景,跟江哲说:“明天去学校,我得多拍点照片,回来给邻居们看看,咱们丫头做的好事,孩子们也这么有爱心。”

江哲握着晚星的手,指尖传来温热的暖意:“累吗?”晚星摇摇头,看着身边的家人,心里满是踏实。她知道,未来的路还长,但有家人在身边,有孩子们的陪伴,她会一直走下去,带着这份责任和温度,把“乡村女性教育支持计划”的种子,撒向更多乡村的土地。

第二天清晨,飞机降落在贵阳机场。江哲推着行李车,江念初帮着拎着美术用品,江卫国扶着赵慧兰,江逸晨和江念熙牵着彼此的手,一家人跟着李娟往黔东南的学校赶。汽车在盘山公路上颠簸,江念初趴在车窗边,看着窗外的青山:“妈,这里的山好高,孩子们每天上学要走这么远的路,真不容易。”晚星点点头:“所以我们要更加努力,帮她们改善学习条件,让她们能安心读书。”

汽车刚停稳,就看到小敏带着几个女孩站在路边,手里举着“欢迎晚星老师和家人”的牌子。小敏已经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姑娘,看到晚星,立刻跑过来:“晚星老师,我终于等到你了!”江念初也走过去,笑着说:“小敏姐姐,我带了美术课的教具,咱们今天一起给孩子们上课。”江逸晨和江念熙也把礼物递过去:“姐姐,这是我们给小朋友准备的礼物。”

江卫国赶紧拿出相机,拍下这热闹的画面。赵慧兰拉着小敏的手问:“孩子,最近学习怎么样?有没有按时吃饭?”江哲则帮李娟拎着文具袋,跟她聊起学校接下来的建设计划:“李校长,我们这次带来了一批电脑和图书,还联系了企业,想给学校建一个新的操场,让孩子们有更多活动的空间。”

晚星站在一旁,看着家人和孩子们融在一起的画面,又看了看手里的奖杯——这奖杯不是她一个人的,是江哲的支持,是爸妈的付出,是孩子们的陪伴,是所有为乡村教育努力的人,一起换来的。

傍晚,学校的操场上,江念初正在教孩子们画星空,江逸晨举着平板拍摄,江念熙坐在孩子们中间,教大家唱《小星星》;赵慧兰在厨房帮忙做点心,江卫国则帮着整理图书;江哲和李娟坐在教室门口,讨论着未来的支教计划。夕阳洒在校园里,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晚星看着这一幕,突然觉得,这就是“责任、温度、共生”最好的模样——家人相伴,初心不改,用爱点亮更多人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