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哲从厨房出来,擦了擦手说:“其实岳母一直很疼孩子们,只是以前怕给咱们添麻烦,才不敢多提要求。上次朝阳跟我说,秀兰现在每天都要跟邻居说‘我家念星又给我打电话了’‘我给江念初寄的玩具到了’,脸上的笑就没断过,比自己吃了糖还甜。”
晚饭时,江念初还在跟大家说外婆的事,小名、大名随口切换:“爷爷,外婆说东北的红枣可甜了,您尝尝这个,是外婆给小念星寄的,小念星特意留了一颗给您!”她夹起一颗红枣递给江卫国,又给赵慧兰夹了一块粘豆包:“奶奶,这个粘豆包是外婆新蒸的,比上次的还好吃!小念星明天要带一块去学校,给最好的朋友尝尝,让她知道外婆有多厉害!”
赵慧兰咬了一口粘豆包,笑着说:“是挺好吃的,秀兰的手艺越来越好了。下次她再寄东西,咱们也给她寄点深圳的特产,让她尝尝咱们这边的芒果干、荔枝干,再让念星写封信,告诉外婆江念初在学校的新进步。”
“我已经准备好了!”林晚星说,“昨天去超市买了些芒果干、龙眼干,还有深圳的腊肠,明天就寄给妈。对了,我还把念星画的画也放进去了,她画了外婆家的雪景,上面写着‘小念星和外婆堆雪人’,还有一幅画的是江念初在学校领奖的样子,妈肯定喜欢。”
江念初听到这话,立刻放下筷子,眼睛亮晶晶的:“妈妈,我还要再画一幅画!画小念星和外婆一起堆雪人,还要画熙熙和辰辰,咱们一家人都在雪地里玩,上面还要写‘江念初爱外婆’!”
“好啊,吃完饭咱们就画。”林晚星摸了摸女儿的头,心里满是柔软。她知道,母亲的转变,藏在每一个叫“念星”的瞬间里,藏在每一个寄来的玩具里,藏在那句“有没有想外婆”的牵挂里。这些细碎的温暖,就像春天的阳光,一点点融化了曾经的拘谨,让亲情变得越来越浓。
接下来的日子,王秀兰寄来的玩具越来越多,江念初的房间里渐渐堆起了一个“东北玩具角”——有手工缝的布老虎、布娃娃,有木制的陀螺、小火车,还有东北特色的皮影戏人偶。每次有同学来家里玩,江念初都会骄傲地介绍:“这些都是我外婆寄给小念星的!我外婆在东北,她可疼小念星了,还知道江念初在学校喜欢当小老师呢!”
而林晚星也会定期给母亲寄深圳的特产,每次都会附上江念初的信和画。信里,江念初会先写“外婆您好,小念星想您了”,再讲“江念初最近在学校得了小红花,老师夸我进步大”,最后画个大大的爱心,写着“小念星爱外婆”。王秀兰收到后,会把信和画都贴在客厅的墙上,每次林朝阳来家里,她都会指着画说:“你看念星画的,多像咱们上次去松花江的样子,这孩子有心了。江念初在学校这么乖,咱们都放心。”
六月的一天,林晚星收到了王秀兰寄来的一个特别的包裹——里面是一件粉色的小旗袍,领口和袖口绣着精致的缠枝莲,针脚细密,是王秀兰亲手做的。附信里写着:“念星快过生日了,这是外婆给你做的生日礼服,不知道合不合身。江念初在学校要好好吃饭,别瘦了。念星有没有想外婆?外婆已经开始准备生日礼物了,保证是小念星喜欢的。”
江念初看到小旗袍时激动得跳了起来,连鞋都没顾上穿,光着脚就跑到镜子前比划。粉色的旗袍裹着她小小的身子,缠枝莲的绣线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她转着圈,辫子上的红绳跟着飞扬,嘴里不停念叨:“妈妈你看!外婆做的旗袍太好看了!小念星好像小公主!江念初生日那天穿去学校,老师和同学肯定会夸我的!”
林晚星走过去,帮她把旗袍的领口理平整,指尖触到细密的针脚,心里满是感动:“外婆知道你喜欢粉色,特意选了这个颜色,还绣了你最爱的莲花,多用心啊。”江念初用力点头,突然想起什么,跑去书架上翻出作业本,翻开最新的一页——上面是老师给的“优”,还有一句评语“江念初的作文写得很生动,继续加油”。她把作业本举到林晚星面前:“妈妈,我要把这个给外婆看!让外婆知道江念初在学校很努力,小念星没有让她失望!”
生日前一天,王秀兰特意打来了视频电话,镜头里的她手里拿着一个包装得鼓鼓囊囊的盒子,笑着说:“念星,明天就是你生日了,外婆再给你寄个礼物,是东北的手工糖人,有小兔子形状的,还有小老虎的,都是小念星喜欢的样子。江念初生日那天要开开心心的,多吃点蛋糕,别光顾着玩玩具。”
江念初趴在镜头前,眼睛亮晶晶的:“谢谢外婆!小念星已经把旗袍准备好了,明天穿给您看!江念初还跟老师说,生日当天要带粘豆包去学校,跟同学分享外婆做的好吃的,让大家都知道我外婆最厉害了!”王秀兰笑得眼角的皱纹都挤在了一起,连声说:“好,好,咱们念星真懂事,江念初真是个好孩子。”
生日当天,江念初穿着粉色旗袍,抱着王秀兰寄来的布老虎玩偶,站在蛋糕前许愿。吹完蜡烛后,她第一时间拨通了王秀兰的视频电话,兴奋地转了个圈:“外婆你看!旗袍合身吗?同学们都说江念初像小公主!您寄的糖人也到了,小兔子的我舍不得吃,要跟熙熙、辰辰一起分享!”
屏幕里的王秀兰看着孙女,眼眶微微发红,声音却满是笑意:“合身,太合身了!咱们念星穿什么都好看。江念初在学校要跟同学好好玩,外婆祝你生日快乐,每天都开开心心的。”顿了顿,她又轻声问:“念星,有没有想外婆呀?外婆昨天去给你买了新的皮影,等你暑假来,咱们一起玩皮影戏好不好?”
“我想外婆!”江念初的声音突然软了下来,抱着布老虎蹭了蹭,“外婆,我好想快点放假,去东北看您。小念星要跟您学做布老虎,还要跟您去松花江边上散步,江念初还要给您讲学校里的趣事,讲熙熙和辰辰怎么调皮。”
“好,外婆等你。”王秀兰的声音也带了点哽咽,“外婆给你留了好多东北的零食,还有你喜欢的玩具,就盼着你来了。”
挂了电话,江念初抱着布老虎,靠在林晚星怀里,小声说:“妈妈,外婆真好。以前我总觉得外婆有点严肃,现在才知道,外婆特别疼小念星。”林晚星摸了摸她的头,心里满是感慨——曾经那个连叫小名都觉得拘谨的母亲,如今成了孙女最牵挂的人;曾经那个只会用“江念初要听话”表达关心的老人,如今会把“想不想外婆”挂在嘴边,会把爱意缝进旗袍、藏进玩具里。
七月初,林晚星带着江念初、江念熙和江逸辰踏上了去东北的火车。出发前,江念初特意把王秀兰寄来的所有玩具都整理好,装在一个大大的行李箱里:“这些都是外婆给小念星的礼物,我要带去东北,跟外婆一起玩。江念初还要把在学校得的小红花贴在本子上,拿给外婆看。”
火车驶进东北地界时,窗外渐渐出现了成片的玉米地,远处的天空蓝得透亮。江念初趴在车窗上,兴奋地指着外面:“妈妈!是不是快到外婆家了?小念星好像已经闻到外婆做的排骨香味了!”林晚星笑着点头,拿出手机给王秀兰发消息:“妈,我们快到哈尔滨西站了,念星一直在盼着见您。”
刚走出出站口,江念初就看到了人群中的王秀兰。老人穿着一件蓝色的外套,手里抱着一个会发光的冰雕小老虎玩具,看到她们,立刻快步走过来,一把抱起江念初,张口就叫小名:“念星!外婆可算把你盼来了!”江念初搂着王秀兰的脖子,把脸埋在她怀里:“外婆,小念星好想你!江念初把小红花都带来了,给您看!”
王秀兰抱着孙女,眼眶通红,却笑得合不拢嘴。她拉着江念初的手,指着手里的玩具:“这是外婆给你买的发光老虎,晚上会亮,跟冰雪大世界的冰雕一样好看。咱们回家,外婆给你炖了排骨,还有你爱吃的锅包肉,让江念初好好尝尝外婆的手艺。”
回家的路上,江念初一直拉着王秀兰的手,叽叽喳喳地讲着学校里的事:“外婆,江念初这次期末考试考了双百,老师给我发了奖状!小念星还当小老师,教同学读课文呢!”王秀兰一边听,一边点头,时不时摸一摸她的头,眼里满是疼爱:“咱们念星真厉害,江念初就是外婆的骄傲。”
到了家,王秀兰把江念初拉到炕边,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布包,里面全是她这段时间给江念初做的玩具:有手工缝的小秧歌娃娃,有木制的小火车,还有一串用红绳编的手链,上面串着一颗小小的桃木珠。“这手链是外婆跟张婶学编的,能保平安,给念星戴上。”王秀兰小心翼翼地把手链戴在江念初的手腕上,又拿起小秧歌娃娃,“这个娃娃会唱歌,你看——”她轻轻拧了一下娃娃的肚子,里面立刻传出了东北秧歌的旋律,惹得江念初哈哈大笑。
接下来的日子,王秀兰每天都陪着江念初。早上,她会给江念初梳辫子,一边梳一边叫着小名:“念星,今天外婆给你扎个麻花辫,好不好?江念初去松花江边上玩,肯定是最漂亮的小姑娘。”下午,她会带着江念初去松花江边上散步,给她买、吹泡泡,看着孙女在江边奔跑,嘴里念叨着:“咱们念星真开心,江念初要是喜欢东北,以后每年暑假都来。”晚上,她会坐在炕边,和江念初一起玩皮影戏,江念初拿着皮影,学着外婆的样子讲故事:“从前有个小姑娘叫江念初,她有个很爱她的外婆,外婆给她做了好多玩具,还陪她堆雪人……”王秀兰坐在旁边,静静地听着,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林晚星看着母亲和女儿亲密的样子,心里满是温暖。她知道,母亲的转变,不是偶然,而是亲情的力量让她放下了拘谨,让她学会了表达爱意。那些曾经藏在心底的牵挂,如今变成了一声声“念星”的呼唤,变成了一个个手工玩具,变成了那句简单却温暖的“有没有想外婆”。
假期结束回深圳那天,王秀兰送他们到车站,给江念初塞了一个大大的布包,里面装着她新做的布娃娃和东北的特产。她拉着江念初的手,反复叮嘱:“念星,回到深圳要好好上学,江念初要听爸爸妈妈的话。想外婆了就给外婆打电话,外婆还会给你寄玩具、做衣服。”江念初抱着布包,红着眼圈点头:“外婆,小念星会想您的!江念初会好好读书,下次来东北,给您带好多奖状!”
火车开动时,江念初趴在车窗上,挥着戴着桃木手链的手:“外婆再见!小念星会给您打电话的!”王秀兰站在站台上,也挥着手,眼里满是不舍,却笑着大喊:“念星再见!江念初要好好的!”
火车渐渐远去,江念初靠在林晚星怀里,小声说:“妈妈,外婆真好。以后小念星要经常给外婆打电话,江念初还要把在学校的趣事都写下来,寄给外婆看。”林晚星抱着女儿,心里满是感慨。她知道,母亲的转变,就像一缕暖阳,照亮了亲情的路。那些藏在玩具里的爱意,那些挂在嘴边的牵挂,会一直陪伴着江念初长大,会让这份跨越千里的祖孙情,变得越来越浓,温暖着每一个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