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掌心的刺 > 第179章 同心筑微光,共赴山海程

第179章 同心筑微光,共赴山海程(2 / 2)

下午,江哲送孩子们回家。在送小敏回青川县的路上,小敏突然说:“江老师,林老师,我以后想考上师范大学,跟你们一样,当一名老师,给乡村的孩子们上课。”江哲和林晚星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江哲说:“好啊,我们等着那一天,到时候我们还可以一起给孩子们补课。”

接下来的几个月,江哲的教育机构每周都会免费给乡村学生补课,来的孩子越来越多,从一开始的十几个,增加到了三十多个,甚至还有远在邻县的家长,特意开车送孩子来上课。江哲又找了几个退休的老教师帮忙,增加了物理、化学、历史这些科目的补课,还根据孩子们的成绩,分了基础班和提高班,让每个孩子都能跟上进度。

为了方便远途的孩子,江哲还联系了公益组织,申请了一辆大巴车,每周六早上免费去乡村接孩子,下午再把他们送回去。他还在机构里准备了午休的房间,放了几张小床和被子,让孩子们中午可以休息一会儿。赵慧兰则每周五都会来机构,帮着打扫卫生,准备第二天的零食和文具,有时候还会给孩子们做些小点心,让他们带到路上吃。

林晚星的公益宣讲也因为江哲的助力,变得更有底气。以前她去宣讲,只能给孩子们送资料、讲鼓励的话,现在她可以告诉孩子们:“要是你们想补功课,随时可以去江老师的机构,那里有免费的辅导,有耐心的老师,还有好吃的饺子。”孩子们听到这些,眼里的光更亮了,也更有信心去努力学习。

有一次,林晚星和江哲一起去石头村宣讲和补课。石头村的条件特别差,没有像样的教室,他们就把村民活动中心的空房子打扫出来,用木板搭了几张桌子当课桌。江哲给孩子们补数学,林晚星给孩子们讲梦想,其他老师则给孩子们补语文和英语。补课结束后,村民们还特意杀了鸡,做了一桌子菜,非要留他们吃饭。

吃饭的时候,小娟的妈妈拉着林晚星的手,激动地说:“林老师,谢谢您和江老师,小娟现在成绩进步特别大,上次期中考试还考了班里第五名,她说以后要考上大学,回来当老师。要是没有你们,她现在可能还在村里喂猪呢。”林晚星笑着说:“这是小娟自己努力的结果,我们只是帮了点小忙。”

江哲则和村里的老人们聊起了教育的重要性,他说:“孩子们是村里的希望,只要他们能好好读书,就能走出村子,看到更大的世界,以后还能回来帮村里发展,让大家的日子过得更好。”老人们听着,都点了点头,有的还说:“以后我们一定支持孩子们读书,不让他们像我们一样,一辈子待在村里。”

随着江哲的教育机构免费补课的名气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乡村女性教育支持计划”。有企业主动联系他们,捐赠了电脑、投影仪和图书;有大学生志愿者报名参与,利用寒暑假去乡村学校支教;还有媒体报道了他们的事迹,让更多人知道了乡村孩子的需求,也吸引了更多人加入公益事业。

2011年的冬天,江哲的教育机构被评为“年度公益教育机构”。颁奖那天,江哲带着林晚星和念初一起去参加颁奖典礼。念初穿着红色的小棉袄,手里拿着一个小奖杯——这是公益组织特意给她准备的,奖励她“最小的公益支持者”。

江哲接过奖杯,看着台下的林晚星和念初,还有一起参与补课的老师们,心里满是感慨:“其实我没做什么了不起的事,只是想帮乡村的孩子们多学一点知识,多一点希望。我要感谢我的妻子林晚星,是她的公益心感染了我,让我知道教育不仅能赚钱,还能改变命运;我还要感谢机构里的老师们,是他们的无私奉献,让免费补课能一直坚持下去;更要感谢那些乡村的孩子们,是他们的努力和渴望,让我们觉得这一切都值得。”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林晚星看着台上的江哲,眼里满是骄傲。她知道,江哲的助力,不仅让她的公益事业走得更远,更让更多乡村孩子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颁奖典礼结束后,一家三口走在回家的路上。念初坐在江哲的怀里,手里拿着小奖杯,好奇地问:“爸爸,奖杯是什么呀?”江哲笑着说:“这是爸爸帮助小朋友得到的奖励。以后爸爸还要带更多小朋友学习,给他们补功课,好不好?”念初点点头,小脑袋靠在江哲的肩膀上,嘴里念叨着:“好呀好呀,我也要帮小朋友,给他们送小熊。”

路灯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一家三口的笑声在冬夜里格外温暖。林晚星看着身边的江哲和念初,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会有更多的乡村孩子需要帮助,会有更多的困难等着他们去克服,但只要他们同心协力,一起用爱和知识去浇灌那些渴望成长的心灵,就一定能让更多的微光聚成星河,照亮乡村孩子的未来之路。

回到家,江哲把奖杯放在客厅的展示柜里,旁边放着林晚星的“优秀志愿者”奖杯,还有念初的小奖杯,三个奖杯并排放在一起,格外醒目。林晚星抱着念初,坐在沙发上,翻看着公益组织发来的消息——下个月,他们要去一个偏远的山村学校,开展一次大型的宣讲和补课活动,还会给孩子们带去新的图书和文具。

“下个月去山村,我跟你一起去。”江哲走过来,坐在她身边,“我已经跟老师们商量好了,我们会带上更多的资料和文具,给孩子们补更多的课。对了,我还联系了一家出版社,他们愿意捐赠一千本图书,我们可以给山村学校建一个图书角。”

林晚星笑着点头,靠在江哲的肩膀上:“好啊,咱们一家人一起去。”

窗外的雪花轻轻飘落,屋里的灯光温暖明亮。林晚星知道,每一次宣讲,每一次补课,都是一次心灵的交流;每一个被点亮的梦想,每一张绽放的笑脸,都是他们坚持下去的理由。她和江哲会继续带着这份热爱和责任,同心筑微光,共赴山海程,把更多的知识和希望,传递给更多乡村的孩子,让他们能像城市里的孩子一样,拥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拥有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