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的一天,林晚星做完最后一套真题,看着试卷上的分数,忍不住笑了——比第一次做真题时多了30分,错题也从原来的20道减少到5道。江哲凑过来看了看,笑着说:“不错啊晚星,按这个进度,考试肯定没问题。”张磊也凑过来,开心地说:“等你考完,我请你吃火锅,庆祝你顺利通过!”
林晚星看着身边的朋友,心里满是感激。她想起两个月前刚拿到备考资料时的迷茫,想起无数个熬夜背书的夜晚,想起江哲帮她划重点、张磊给她送早餐、晓雨帮她编口诀的点点滴滴,正是这些温暖的陪伴,让她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
考试前一天,林晚星把所有知识点过了一遍,又把错题本翻了一遍,确保没有遗漏。晚上,她给陈小梅发了bp机消息:“小梅,明天我就要考教资了,咱们一起加油,都要考上!”陈小梅很快回了消息:“晚星加油!我明天也有模拟考,咱们一起冲!”
第二天早上,林晚星背着书包,手里拿着江哲给的重点笔记,走进考场。她深吸一口气,想起江哲说的“放松心态,把你会的都写出来”,想起张磊说的“你这么努力,肯定能过”,想起陈小梅的鼓励,心里慢慢平静下来。
考试铃响了,林晚星拿起笔,认真地答着每一道题。遇到简答题“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她想起江哲举的例子,清晰地列出“传递与保存文化、传播与交流文化、选择与提升文化、更新与创造文化”四个点,还结合了深圳的“移民文化”作为案例;遇到案例分析题,她用江哲教的“三步走”答题法,准确地找出考点,条理清晰地写出答案。
两个小时后,考试结束。林晚星走出考场,看到江哲和张磊站在门口,手里拿着冰镇汽水。“考得怎么样?”张磊赶紧递过汽水,“我跟江学长特意过来等你。”
林晚星接过汽水,喝了一口,清凉的感觉从喉咙滑到心里:“应该没问题,好多知识点都是你跟江学长帮我划的重点,答题的时候特别顺。”
江哲笑着说:“我就知道你可以。走,咱们去吃张磊说的火锅,好好庆祝一下。”
三人并肩往火锅店走,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暖烘烘的。林晚星想起备考的这段日子,想起身边的朋友,突然觉得,努力的意义不仅在于实现梦想,更在于过程中收获的陪伴和成长。她知道,不管结果如何,这段备考时光都会成为她人生中珍贵的回忆,而她离支教梦想,又近了一步。
晚上回到出租屋,林晚星拿出笔记本,写下:“2000年7月下旬,教资考试结束。谢谢江学长帮我划重点、梳理知识点,谢谢张磊每天给我送早餐,谢谢晓雨帮我编口诀,谢谢小梅的鼓励。这段日子虽然辛苦,却很充实,因为有你们的陪伴,我才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会继续努力,为支教梦想做好准备,不辜负你们的帮助,也不辜负自己的坚持。”
写完后,她合上笔记本,看着窗外的月光。月光透过玻璃洒进来,照亮了书桌上的备考资料和重点笔记,也照亮了她心里的希望。她知道,属于她的支教故事,还在继续;而她和朋友们一起努力的日子,会成为她最宝贵的财富,支撑着她走向更远的未来。
接下来的日子,林晚星虽然不用再像之前那样高强度备考,却依然保持着泡图书馆的习惯。她开始看更多的支教相关书籍,比如《乡村教育实践指南》《山区儿童心理辅导》,还跟江哲一起整理支教教案,把教资备考时学到的教育理论融入进去,让教案更专业、更实用。张磊也经常来图书馆找她,跟她聊最近的律师案例,偶尔还会帮她分析支教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比如“如何保护山区儿童的合法权益”。
8月中旬的一天,林晚星收到了教资考试成绩的通知——笔试合格!她拿着通知,激动地跑去找江哲和张磊,三人在图书馆前的樟树下跳了起来,像个孩子一样开心。“我就知道你能过!”张磊拍着她的肩膀,“接下来就要准备面试了,咱们继续加油!”江哲也笑着说:“面试我帮你模拟,我以前当过教资面试的志愿者,知道考官喜欢什么样的答题风格。”
林晚星点点头,眼里满是坚定。她知道,教资考试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面试,还有支教前的准备,还有很多挑战在等着她。但她不害怕,因为她知道,身边有江哲、张磊、晓雨、陈小梅这些朋友陪着她,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会一起面对,一起努力,一起朝着梦想前进。
那天晚上,林晚星给陈小梅发了bp机消息:“小梅,我教资笔试过了!你怎么样?”没过多久,陈小梅回了消息:“晚星太棒了!我模拟考也考得很好,咱们一起加油,争取都拿到教师资格证,明年一起去支教!”
看着消息,林晚星嘴角忍不住上扬。她想起小时候和陈小梅一起许下的“当老师”的约定,想起现在和朋友们一起为梦想努力的样子,突然觉得,人生中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为了同一个梦想,拼尽全力,勇往直前。而她知道,属于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