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砺刃深蓝(2 / 2)

2. 海上猎犬——高速炮艇: 意识到需要一种能追上并猎杀“幽灵船”的高速平台,天工院设计了“猎隼”级鱼雷艇\/炮艇的方案。这是一种小型、高速(依赖大功率蒸汽机或尝试中的早期汽油机)、装备轻型速射炮和研发中的白头鱼雷(同样是压缩空气动力,与“幽灵船”武器原理类似)的突击舰只,专司港口防御和近海猎潜。

3. 铁壁铜墙——港口防御: 在“镇南港”及未来可能建立的海外基地,开始布设触发式水雷和水下障碍网,并建立更完善的了望哨和探照灯体系,构建立体防御。

4. 信息天眼——电报延伸: 不惜成本,加速将电报线路向沿海各重要据点延伸,并试验旗语灯号强化通信,力求实现情报的快速传递与协同指挥。

经此一役,大明上下也认识到,在彻底掌握技术优势和控制关键航道之前,盲目在南洋扩张据点风险极高。靖海伯与朝中重臣商议后,调整了南洋战略:

1. 巩固现有据点: 全力经营好吕宋“镇南港”,将其建设成设施完善、防御坚固、能维修中型舰船的前进基地和贸易中心。吸引更多华人商贩和亲明土着聚集,使其成为大明在南洋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2. 贸易与情报优先: “皇家南洋贸易公司”的活动更加灵活,不再强求立即控制产地,而是通过商业手段、贷款、甚至暗中支持部落冲突等方式,逐步渗透、分化“四海商会”的贸易网络。东厂的密探则加紧对香料群岛、满剌加等地的渗透,绘制精确海图,摸清敌方兵力部署与内部矛盾。

3. 舰队威慑巡逻: 新下水的“镇远”级舰只不再轻易用于冒险进攻,而是组成机动巡逻分队,在关键航道上进行常态化巡航,展示存在,护航商船,震慑宵小,并伺机捕捉落单的敌舰或“幽灵船”。

在紧张的备战氛围中,也不乏令人振奋的消息。

龙江船厂,“镇远二号”、“三号”顺利下水,其螺旋桨推进系统经过优化,效率更高。“定远”级铁甲舰的首舰“定远号”的龙骨也正式铺设,标志着大明海军向真正意义上的钢铁舰队迈出了坚实一步。

定海卫的“海军技术学堂”迎来了第一批五百名经过严格筛选的学员,他们将在严格的纪律和繁重的课业中,成长为未来海军的技术骨干。

更让凌云欣慰的是,对“幽灵船”残骸的分析取得了突破,确认其动力为一种小型高压蒸汽机,其“鱼雷”的发射机制也被基本摸清。这为研制更先进的反制武器提供了宝贵参考。

帝国的巨轮,在经历了一次猛烈的撞击后,并没有退缩,而是更加坚定地调整航向,打磨利刃。表面上,南洋的冲突似乎暂时平息,大明转向守势。但在这平静之下,是更加炽热的熔炉,更加精密的机床,和无数颗为了征服海洋而熊熊燃烧的心。

砺刃深蓝,只为下一次出鞘,能石破天惊,斩断一切敢于阻挡在前的荆棘与暗礁。短暂的蛰伏,是为了更强劲的崛起。